2017年的冬天,寒冷的空气里弥漫着冬日的气息,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夜晚最长。在我国,冬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2017年冬至是哪一天
2017年冬至是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南回归线缓缓升起,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冬至的由来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气。古人认为,冬至这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也是阴阳转换的重要时刻。冬至被视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日子。在这一天,太阳的运行速度变慢,日照时间缩短,夜晚最长,白昼最短。
冬至的习俗
1.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吃饺子是冬至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寓意着在寒冷的冬天,吃了饺子可以保护耳朵不受冻。
2. 吃汤圆
在南方,人们习惯在冬至这天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美满,代表着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3. 腊八蒜
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腊八蒜。将蒜头浸泡在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即可食用。腊八蒜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4. 祭祖扫墓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祭祖扫墓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5. 贴春联
冬至过后,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会在这一天贴上春联,寓意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6. 喝羊肉汤
羊肉具有温补的功效,所以在寒冷的冬天,喝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既能暖身,又能滋补身体。
7. 穿新衣
在冬至这天,人们会穿上新衣,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
8. 祈福许愿
冬至这天,人们会到寺庙、道观等地祈福许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冬至的文化内涵
冬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着家庭和谐、团结互助的精神。冬至也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刻。
2017年冬至的来临,不仅带来了寒冷的天气,更带来了团圆、祈福的美好祝愿。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