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是为了明确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和分配方式,特别是在一方出轨等情况下。以下是关于如何签订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以及老公出轨后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书面形式
婚内财产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无效。书面形式可以明确协议的内容和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双方自愿
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签订协议时,一方不得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字。
合法性
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例如,不能约定将违法所得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也不能约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条款。
明确性
协议应具体明确,对于财产的归属、分配等事项约定清晰,避免模糊不清或存在歧义。
明确协议目的
协议应明确签订的目的,即明确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离婚时的财产分配情况,防止因老公出轨而导致自身财产权益受损。
详细列举财产
协议应详细列出夫妻双方的财产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基金等各类资产,以及各自的债务情况。
约定财产归属
清晰规定每一项财产归属于哪一方,或者约定共同所有的方式及条件。对于出轨导致的财产处理,可以约定出轨方在财产分配上少分或不分。
债务处理
明确婚内产生的债务由哪一方承担,或共同承担的比例。避免因财产协议导致债务分配不公。
签字盖章
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并注明日期,最好经过公证,以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
避免违法条款
避免在协议中加入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如限制人身自由、免除抚养义务等。
公平合理
协议内容应体现公平原则,避免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况。例如,一方承担全部债务,另一方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情况会被认定为无效。
专业咨询
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的内容合法、有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签订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需要满足书面形式、双方自愿、合法性和明确性等法律要求。在老公出轨后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明确协议目的、详细列举财产、约定财产归属和债务处理,并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公平合理。建议在签订协议前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婚内财产协议不是必须公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该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只要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无论是否公证,协议均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婚内财产协议涉及财产赠与等情况,例如将一方的婚前房产约定为夫妻共同所有或另一方单独所有,建议办理公证。因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
婚内财产协议对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以下是婚内财产协议对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具体影响:
婚内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的判定
有效协议: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以真实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法院尊重夫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按照双方之间的协议进行分割。
无效协议:若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或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例如,以离婚为目的签订的协议,在离婚条件未达成时,可能被视为无效。
婚内财产协议对离婚财产分割的具体影响
明确财产归属:婚内财产协议可以明确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减少因财产争议而引发的纠纷。
法院的尊重:在离婚时,如果存在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法院通常会依据该协议的内容进行财产分割,这不仅可以减少因财产争议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还能有效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婚内财产协议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无效条款:避免在协议中包含限制离婚自由、免除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等无效条款。
明确协议目的:确保婚内财产协议的签订并非以离婚为目的,而是基于双方对财产归属或分割的真实意思表示。
专业法律咨询: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