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露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

小编

今年白露的具体时间是2024年9月7日11点11分06秒。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

2024年白露时间

2024年的白露节气在9月7日11点11分06秒,农历八月初五。白露时间的精确性对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安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农作物的收获和种植计划。

白露的历史时间

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交节。这一时间段是根据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总结确定的,反映了自然界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规律。

气温变化

白露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北方地区天气迅速凉爽,南方地区则可能仍然炎热一段时间。昼夜温差的增大要求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穿着和生活方式,特别是要注意保暖和防秋燥。

露水形成

白露时节,夜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地面和植物上,形成露水。露水的形成不仅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健康。

鸟类迁徙

白露时节,鸿雁开始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燕子也开始飞到南方过冬。鸟类的迁徙是秋季的重要物候现象,反映了气温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群鸟养羞

白露时节,各种鸟类开始储存食物,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群鸟养羞的现象说明了鸟类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收割与种植

白露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华北地区则忙于秋收作物,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白露节气是许多农作物成熟和收获的关键时期,农民需要根据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确保收成。

防寒与保湿

白露后,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防寒和保湿是白露时节农业活动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对晚稻等作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收清露

白露时节,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认为秋天的露水有神奇的功效,可以用来泡茶、酿酒或入药。收清露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物的朴素健康追求。

饮白露茶

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口感,深受茶客喜爱。

2024年的白露节气在9月7日11点11分06秒,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白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鸟类开始迁徙,农作物进入收获期。白露不仅是一个气候标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农业活动。人们在这一时节需要注意保暖和防秋燥,享受季节的美好与收获。

白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白露节气传统习俗:

收清露

习俗介绍:在白露节气,民间有收集清晨露水的习俗,称为“收清露”。人们相信秋天的露水具有滋补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历史背景:这一习俗源于古代,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认为秋露可以煎煮饮用,具有令人延年不饥的效果。

祭禹王

习俗介绍:在太湖流域,白露节气是祭禹王的重要日子。禹王被视为治水英雄,渔民们通过举行香会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祈求平安丰收。

历史背景:祭禹王的习俗历史悠久,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都会举行,其中以清明和白露的规模最大。

吃龙眼

习俗介绍:福州地区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认为在白露这一天食用龙眼可以大补身体,龙眼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历史背景:龙眼在白露时节成熟,个大味甜,口感极佳,因此成为这一时节的传统食品。

饮白露茶

习俗介绍:白露节气前后采摘的茶叶被称为“白露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茶经过夏季的酷热,味道更加浓郁、醇厚。

历史背景:白露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深受茶客喜爱,成为秋季饮茶的首选。

打枣

习俗介绍:白露前后,农家开始收获红枣,通常使用竹竿轻轻敲打枣树,以避免对树木造成伤害,这一过程被称为“打枣”。

历史背景:打枣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农事活动。

采“十样白”

习俗介绍:在浙江温州的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节气采集“十样白”(即十种带“白”字的草药),用于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可以滋补身体,去风气。

历史背景:这一习俗与当地的草药文化和食疗传统密切相关,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饮白露米酒

习俗介绍:苏南和浙江地区的居民有在白露节气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米酒略带甜味,温中含热,适合秋季饮用。

历史背景:白露米酒的制作和饮用历史悠久,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待客和庆祝佳节。

推燕车

习俗介绍:在山东省郯城县,白露节气有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的习俗,以此增强体质,抵御寒冷。

历史背景: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有趣的户外活动。

白露节气适合吃以下食物:

1. 红薯:红薯富含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增强肠道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民间认为白露吃红薯不会发胃酸,是秋季养生的佳品。

2. 龙眼: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认为白露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功效。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气血不足的人群。

3. 梨:梨是白露时节的理想水果,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特别适合缓解秋季干燥引起的咽喉不适。

4. 百合:百合性味甘淡、微寒,具有清心润肺、益气养阴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以滋润肺部,改善肺功能。

5. 银耳:银耳被誉为“平民燕窝”,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适合秋季干燥时食用。

6. 鸭肉:鸭肉是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以防秋燥。

7. 白露茶:白露茶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具有独特的甘醇清香味,深受老茶客喜爱。

8. 山药:山药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

9. 核桃:核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E,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适合秋季温补。

10. 莲藕:莲藕有清热润肺、健脾养胃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

白露节气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由热转凉,万物逐渐成熟。以下是白露节气期间常见的农事活动:

东北地区

收获作物: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

选种留种:对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进行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为种植小麦做准备。

华北地区

秋收: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

秋种准备: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为种植小麦做好准备。

西北地区

播种冬小麦:开始播种冬小麦,为冬季作物做好准备。

西南地区

收割水稻和谷子:由于“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需要抓紧时间收割。

今年白露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

管理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

华中地区

收割水稻和玉米: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

采摘棉花:棉花分批采摘,晚玉米需加强水的管理。

整地准备种麦: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植小麦做好准备。

黄淮、江淮及华南地区

浅水勤灌: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进行浅水勤灌,以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

防治病害: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果树农事

修剪和施肥:对柑橘、葡萄、梨等果树进行修剪、施肥、采摘等,同时做好病虫防治。

蔬菜农事

育苗和移栽:茄果类蔬菜育苗最好在有地膜覆盖的大棚内进行,绿叶蔬菜需进行种子处理并浸透水催芽播种。

病虫害防治:做好十字花科蔬菜、茄果类等秧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