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上火、便秘和食欲不振。肉末空心菜是一道传统的应季菜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道菜的制作方法、营养成分及其在大暑时节的养生价值。
性味归经
空心菜性平、味甘,归胃、肠经,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成分。其性平的性质使其适合在夏季食用,能够中和体内的热气,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营养成分
空心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能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肠道健康,特别适合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健康功效
空心菜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凉血止血、利尿消肿、和胃行气,主治便秘、口臭、小便不利、尿血、夏季痈肿、龋齿等。其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预防多种夏季常见疾病。
蛋白质和脂肪
猪肉含有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能够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改善缺铁性贫血。猪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酸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和矿物质
猪肉富含维生素B、磷、钙、铁等,能够改善机体生理功能和皮肤组织细胞的储水功能,延缓皮肤衰老。这些营养成分对于增强体质和保持皮肤健康有显著效果。
食材准备
空心菜500克,猪肉馅200克,泡椒、姜、葱、蒜、精盐、酱油、鸡精、芝麻油、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 空心菜洗净切段,过油后捞出沥干;2. 热油锅炒散猪肉馅,放入泡椒、姜、蒜煸炒至汁香;3. 加入少量水,放入精盐、空心菜、酱油,以小火烧至汤汁快收干,放鸡精调味,撒入葱末,淋入芝麻油即可。
小贴士
炒肉末时放入点黄酒,可以去掉猪肉的腥味;空心菜不能炒太熟,刚刚过青吃起来才会清脆可口。掌握好火候和调味,可以使肉末空心菜更加美味和健康。
清淡易消化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苦瓜粥等,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缓解炎热带来的不适感。
增加苦味蔬果
适当增加苦味蔬果,如苦瓜、荷叶等,有助于清热去火、健脾除湿。苦味蔬果不仅能帮助调节体内热量平衡,还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注意饮食卫生
在高温天气中,食物容易变质,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合理的饮食卫生管理可以避免因食物变质引发的健康问题,保障身体健康。
肉末空心菜是一道营养丰富、功效多样的应季菜肴,适合在大暑时节食用。它不仅能够帮助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还能提供多种必需的营养成分。通过合理的烹饪方法和饮食搭配,可以在大暑时节保持身体健康。
大暑节气,正值盛夏,天气酷热,人体容易出汗过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在这个时节,饮食应以清淡、消暑、补气为主。以下是一些适合大暑节气的传统美食推荐:
老鸭汤
老鸭汤是南北各地广为流传的消暑佳品。老鸭性凉,富含蛋白质,具有滋五脏、清虚劳、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喝一碗老鸭汤,既能消暑又能滋补身体。
仙草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称之为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仙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被誉为“仙草”。
荔枝
在福建莆田等地,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的习俗。荔枝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俗话说:“大暑吃荔枝,活如神仙不会老”。
羊肉汤
在山东、河南等地,大暑有喝羊肉汤的习俗。羊肉汤营养丰富,具有温中散寒、补虚损的作用,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
凉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节气前后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如凉拌黄瓜、凉拌豆角等。这些菜品制作简单,口感清爽,能增加食欲。
肉末空心菜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其做法简单,营养价值丰富。以下是肉末空心菜的做法及营养价值:
做法
1. 准备材料:空心菜500克,猪肉馅200克,泡椒、姜、葱、蒜、精盐、酱油、鸡精、芝麻油、植物油各适量。
2. 空心菜处理:空心菜洗净切段,过油后捞出沥干,泡椒切段。
3. 炒肉末:热油锅炒散猪肉馅,放入泡椒、姜、蒜煸炒至汁香。
4. 合炒:加入少量水,放入精盐、空心菜、酱油,以小火烧至汤汁快收干,放鸡精调味,撒入葱末,淋入香油即可。
营养价值
1. 空心菜:空心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成分。常吃空心菜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凉血止血、利尿消肿、和胃行气。空心菜含有烟酸、维生素C等,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
2. 猪肉:猪肉含脂肪、磷、钙、铁、蛋白质、维生素B等成分。猪瘦肉含优质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在大暑期间,保持身体健康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应对炎热的天气,保持健康与活力:
饮食调整
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它们不仅富含水分,还能清热解暑。
补充水分:适量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既能解渴,又有助于降温消暑。
适当运动
选择适当的运动: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散步、瑜伽或太极等轻柔运动,避免高强度的户外活动,以防中暑。
调整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减少熬夜,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与调养。
调整心态
保持心情舒畅:通过阅读、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注意防晒
做好防晒措施: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太阳帽和太阳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
中医调理
食疗药膳: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如莲子、薏米、金银花等,可以帮助身体适应炎热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