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气温的显著下降。2025年寒露的具体日期是10月8日。以下是关于寒露的详细信息。
定义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10月7日至9日之间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含义
寒露标志着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是深秋的节令,天气由凉爽逐渐向寒冷过渡。
寒露时节,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
日期
2025年寒露的具体日期是10月8日08:40:57。
农历时间为八月十六。
时间
开始时间:2025年10月08日08:40:57
结束时间:2025年10月23日11:50:39
气温变化
寒露时节,气温明显下降,露水增多且更加寒冷,昼夜温差较大。
北方地区开始出现初霜,南方地区秋意渐浓,气爽风凉。
天气现象
寒露时节,北方冷空气逐渐增强,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
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现象。
传统习俗
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香山。
吃芝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寒露时节吃芝麻可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喝菊花茶:寒露时节喝菊花茶可以清热解毒,消暑降温。
吃秋梨:梨是秋季的代表性水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寒露时节吃梨可以缓解秋燥。
农业意义
寒露时节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农民会根据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以确保农作物的顺利成长和收获。
寒露节气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秋收和秋种上,北方地区一般已经完成秋收,土壤温湿度适宜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初期需求,是进行播种的最佳时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气温的显著下降。2025年寒露的具体日期是10月8日。寒露时节,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包括赏红叶、吃芝麻、喝菊花茶和吃秋梨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寒露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秋收和秋种的开始。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以下是寒露的气候特点:
气温变化
气温下降:寒露节气后,气温显著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北方地区气温普遍降至10℃以下,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甚至进入冬季。
冷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
降水特点
降水减少:寒露是降水减少速率最快的节气之一,雨季结束,秋燥明显。
秋雨绵绵:华西地区在寒露期间可能出现连绵的秋雨,影响秋收秋种。
天气现象
露水凝霜:露水增多且寒冷,可能出现霜冻现象。
寒露风:南方地区可能出现寒露风,导致晚稻减产。
气候影响
秋收秋种:寒露至霜降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北方地区正值玉米、红薯等作物的收获期,南方地区则开始种植油菜等耐寒作物。
昼夜温差大: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有利于秋收作物的成熟。
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增多,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以下是寒露时节常见的民俗活动和饮食习惯:
民俗活动
1. 登高:
寒露时节,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有登高的习俗。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登高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秋景。
2. 赏菊:
寒露与重阳节相近,此时菊花盛开,许多地方会举行赏菊活动。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赏菊时人们还会品尝菊花茶和菊花糕。
3. 饮菊花酒: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寒露时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以除秋燥,寓意健康长寿。
4.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人们会在寒露时节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5. 祭祖:
寒露是一个重要的祭祖时节,许多地方会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
6. 赶集:
寒露时节,各地的集市也会变得热闹起来,农民们出售自己收获的农作物和特产,吸引了大量顾客前来购买。
饮食习惯
1. 吃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寒露时节,柿子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柿子富含维生素及糖分,有助于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2. 吃螃蟹:
寒露时节,螃蟹味道鲜美,是进补的好时机。中医认为,螃蟹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等功效。
3. 饮寒露茶:
寒露茶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
4. 吃芝麻:
寒露时节,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富含营养,有助于健脾胃、和五脏、抗衰老。
5. 喝菊花茶:
菊花茶是寒露节气的代表性饮品,具有清热明目、养阴润肺的功效,适合秋季饮用。
6. 吃花糕:
花糕是寒露节气的应节糕点,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寒露和霜降都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它们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以下是寒露与霜降的区别:
节气顺序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交节,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深秋的开始。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即第十八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交节,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
气候特点
寒露:气温逐渐下降,但相比霜降,寒意尚未完全深入。白天可能仍然温暖宜人,但夜晚开始有明显的凉意,露水凝结成露珠,天气变得更为干燥。昼夜温差较大。
霜降:气温进一步降低,寒意更为显著。地面上的水汽在夜晚容易凝结成霜,标志着秋季正式进入深秋或初冬阶段。在北方地区,部分地方已经入冬,气温在0℃以下。昼夜温差也进一步加大,早晚更加寒冷。
自然现象
寒露:主要表现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露珠,清晨时分草木上常有明亮的露珠。
霜降:表现为地面开始出现霜冻,草木上的水分凝结成霜。
农事活动
寒露:正值秋收时节的高峰期,农民们忙于收割农作物,为寒冬做准备。
霜降:农业生产进入农闲期,农民们主要进行农田的收尾工作,如耕地、施肥等,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人们的生活习惯
寒露:人们开始穿秋衣,多喝一些温热的饮品,注意保暖。
霜降:人们开始穿冬衣,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