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京剧歌词,空城计是谁的计谋

小编

空城计是京剧中的一个经典剧目,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利用智谋成功击退敌军的故事。以下是关于空城计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创始人、历史背景以及在京剧中的表现。

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战略眼光著称。空城计是诸葛亮在面对魏国大军压境时,利用心理战术成功击退敌军的重要计谋。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其智谋和胆识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空城计不仅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他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把握。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空城计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明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西城无兵的情况下,故意大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营造出有伏兵的假象,成功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三国演义》通过艺术加工,将空城计塑造成一个经典的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历史记载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的郭冲《条亮五事》,诸葛亮在阳平关之战中也曾使用过空城计,成功抵御了魏军的进攻。历史记载中的空城计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那样详细的情节,但同样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这些记载为后人提供了更多关于空城计的文献证据。

剧情和角色

京剧《空城计》讲述了诸葛亮在西城无兵的情况下,利用空城计成功击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剧中主要角色包括诸葛亮和司马懿,通过他们的对话和唱词,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司马懿的疑心。

京剧《空城计》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剧中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唱和对话,深刻表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和智谋。

唱词赏析

京剧《空城计》中的核心唱段包括“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和“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些唱词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从容和智慧,也通过优美的唱腔和深刻的词句,深深吸引了观众。

这些唱词通过精湛的唱腔和深刻的词句,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它们不仅是京剧表演中的重要部分,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价值。

空城计是京剧中的一个经典剧目,讲述了诸葛亮利用智谋成功击退敌军的故事。其创始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这一计谋在《三国演义》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并在历史记载中也有所体现。京剧《空城计》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其中的核心唱段更是深受观众喜爱。

以下是《空城计》京剧的著名唱段:

1.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

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抚琴)(哈哈哈……)

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2.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

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

你连得我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又夺我西城。

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等候你到此谈、谈、谈谈心。

西城的街道打扫净,预备着司马好屯兵。

诸葛亮无有别的敬,早预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你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旨在通过展示虚假的弱势来迷惑敌人,使其产生疑虑并退却。这一计谋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孙武,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吕布、赵云等人都曾运用过这一策略。

在京剧中,《空城计》是一部经典剧目,它通过生动的剧情和角色塑造,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以下是《空城计》在京剧中的表演特点:

剧情简介

《空城计》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军攻打西城。诸葛亮身边无兵无将,遂采用空城之计,大开城门,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司马懿疑有伏兵,未敢进城,率军退去的故事。

表演特点

空城计京剧歌词,空城计是谁的计谋

1. 角色行当:诸葛亮通常由老生扮演,司马懿由净角扮演,赵云由老生扮演,老军甲、乙由丑角扮演。

2. 唱腔:采用西皮慢板、原板等唱腔,如“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和“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等唱段,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从容。

3. 表演程式:通过虚拟的表演手法,如大开城门、抚琴饮酒等,营造出紧张而富有悬念的氛围。

4. 音乐伴奏:以京剧特有的打击乐和弦乐相结合,增强剧情的紧张感和戏剧效果。

名家演绎

许多京剧名家如余叔岩、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均擅长此剧,他们的演绎各具特色,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