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阳节喝什么酒?饮菊酒,祸可消

小编

古代重阳节饮酒的习俗中,菊花酒是最为常见且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酒品。它不仅被视为一种吉祥酒,还寄托了人们祈求健康和长寿的美好愿望。

菊花酒的历史背景

起源与发展:重阳节饮酒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记载,菊花酒的制作方法是将菊花与黍米一起酿制,至来年重阳节时饮用。

文化意义: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吉祥酒”,象征着祛灾祈福和长寿。南朝梁关均在《续齐谐记》中提到,“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

其他节日饮酒习俗

春节的屠苏酒:春节期间饮用屠苏酒,寓意吉祥、安康、长寿。屠苏酒由多种草药浸泡而成,饮用方法讲究由幼及长。

中秋节的桂花酒:中秋节饮用桂花酒,象征富贵吉祥。桂花酒历史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记载。

传统制作方法

基本配方:菊花、糯米、酒曲。将菊花与糯米、酒曲一起酿制,至来年重阳节时饮用。

复杂配方:包括菊花、杜仲、防风、附子等多种草药,具体做法是将这些草药与酒一起浸泡数日。

现代制作方法

浸泡法:将菊花放入空瓶中,倒入低度粮食酒中,密封浸泡1-2天即可饮用。

发酵法:将菊花与大米等粮食一起发酵制酒,制成米酒或黄酒。

象征意义

长寿与健康:菊花酒被称为“长寿酒”,象征着健康和长寿。古代文人墨客常在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健康和长寿的祝愿。

祛灾祈福:饮菊花酒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一种方式,尤其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通过饮用菊花酒来祈求吉祥如意。

文人雅士的喜好

文化推崇:历代文人雅士喜欢菊花酒,不仅因为其健身功效,还因为菊花的高洁品格和文化内涵。

诗词创作:许多诗人在重阳节创作诗词,赞美菊花酒的风味和文化价值,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等。

中医功效

养肝明目:菊花酒有养肝明目的功效,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饮用。

延缓衰老:菊花酒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够延缓衰老,改善皮肤质量。

现代医学研究

降低血压:菊花酒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菊花酒能够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

古代重阳节饮用的菊花酒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益处。它不仅象征着长寿和健康,还被文人墨客广为推崇。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菊花酒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适合在重阳节这一天饮用,以祈求健康和长寿。

古代重阳节的饮食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饮食习俗:

1. 饮菊花酒

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象征着祛灾祈福和长寿。早在汉魏时期,人们就有在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认为可以延年益寿。

2.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或“菊糕”,是重阳节的重要食品。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和长寿。重阳糕的制作方式和食用习俗因地而异,但通常都会加入各种果脯和香料。

3. 吃羊肉面

在北方地区,重阳节有吃羊肉面的习俗。羊肉与“阳”谐音,象征着温暖和活力。吃羊肉面不仅是为了滋补身体,也是为了祈求健康长寿。

4. 吃螃蟹

重阳节前后,螃蟹正是肥美的时候。吃螃蟹成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5. 吃糍粑

在西南地区,重阳节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由糯米制成,软糯香甜,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6. 喝萝卜汤

在山东昌邑等地,重阳节有喝萝卜汤的习俗,认为可以驱寒保暖,增强免疫力。

这些饮食习俗不仅丰富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向往。通过这些习俗,我们可以感受到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重阳糕,亦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发糕”等,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以下是重阳糕的制作方法和传说:

制作方法

1. 准备食材:糯米粉、粘米粉、糖、水、干果(如葡萄干、红枣)、豆沙或芝麻馅料等。

2. 混合搅拌:将糯米粉、粘米粉、糖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块状。

3. 过筛:将搅拌好的粉块过筛,使其成为均匀、细小的颗粒。

4. 蒸制:将过筛的米粉均匀铺在模具底部,蒸制一段时间后,再铺上馅料和干果,继续蒸制。

5. 切块:将蒸好的重阳糕切成适合的大小,即可食用。

传说

1. 起源传说:重阳糕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重阳糕最早是作为士兵的干粮而出现的。据《南齐书》记载,刘裕在彭城过重阳节时,曾骑马登上项羽戏马台,后来他即位称帝,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为了方便士兵携带,便制作了重阳糕作为干粮。

2. 文化象征:重阳糕的“糕”字谐音“高”,因此重阳节吃重阳糕寓意“步步高升”,象征着未来的日子可以步步高升。

古代文人墨客在重阳节留下了许多诗词佳作,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习俗和景象,还表达了他们对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重阳节诗词:

1.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古代重阳节喝什么酒?饮菊酒,祸可消

2.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登高饮酒的情景,表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

3.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这首词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孤独之情。

4. 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诗人在重阳节登高远望,怀念旧友,表达了希望与朋友共度佳节的愿望。

5. 杜甫的《九日》:

```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独自饮酒、登高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