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大师银达子(原名王庆林)是河北梆子老生演员,以其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表演艺术在戏曲界享有盛誉。以下是银达子的代表作品目录及其艺术成就和贡献的详细介绍。
《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是银达子的经典剧目之一,讲述了杨宗保被穆桂英绑在辕门上斩首的故事。银达子在剧中饰演杨宗保,通过高亢激越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忠诚勇敢的英雄形象。
这部剧目展示了银达子在老生行当中的深厚功底,尤其是在高亢激越的唱腔和情感表达上的独到之处,使他成为河北梆子老生行当中的代表性人物。
《打金枝》
《打金枝》是银达子的另一部经典剧目,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银达子在剧中饰演唐明皇,通过细腻的表演和高亢的唱腔,展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情厚意。
这部剧目不仅展示了银达子在老生行当中的高超技艺,还体现了他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和真挚,使他的艺术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战北原》
《战北原》讲述了杨家将中杨延景的故事,银达子在剧中饰演杨延景,通过激昂悲壮的唱腔和精湛的演技,展现了杨延景的忠诚和英勇。这部剧目展示了银达子在处理悲壮题材上的独到之处,通过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使观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悲壮。
《蝴蝶杯》
《蝴蝶杯》讲述了田玉川与芦凤英的爱情故事,银达子在剧中饰演田玉川,通过细腻的表演和高亢的唱腔,展现了田玉川的痴情和勇敢。这部剧目展示了银达子在处理爱情故事上的细腻和真挚,通过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使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人物的深情。
《四进士》
《四进士》讲述了四位进士的故事,银达子在剧中饰演一位进士,通过细腻的表演和高亢的唱腔,展现了四位进士的忠诚和正义。这部剧目展示了银达子在处理正义题材上的独到之处,通过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使观众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人物的忠诚。
声腔改革
银达子在中年以后,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了以铺叙为主的低音平板梆子腔,被称为“银派”唱腔。这种唱腔以真假声并用,寓刚于柔,大大扩展了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的音域。
银达子的唱腔改革不仅丰富了河北梆子的艺术表现手法,还为后辈演员提供了新的演唱风格,使河北梆子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
提携后学
银达子在艺术生涯中,提携了众多后学,如韩俊卿、金宝环等,不仅耐心指导他们的演唱方法,还在演出中主动降低调门,以便与他们和谐演唱。银达子的提携后学精神不仅为河北梆子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还使自己在剧坛上的影响力得以延续,体现了他高尚的艺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组建剧团
银达子在天津解放前夕,不惜降低身份,去广播电台为商店做广告宣传,用其收入来挽救濒临绝灭的河北梆子剧种。1949年,他倡议组建“复兴河北梆子剧团”,并排演《秦香莲》作为建团献礼。
银达子的这一举措不仅挽救了河北梆子剧种,还推动了其在新时代的传播和发展,体现了他在戏剧事业上的远见卓识和无私奉献精神。
唱腔风格
银达子的唱腔以真假声并用,高低音共济互补,寓刚于柔,具有婉转纤巧的阴柔之美。他的唱腔特点在《打金枝》和《战北原》等剧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银达子的唱腔风格独特,既能展现阳刚之气,又能表现阴柔之美,使他的艺术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深受观众喜爱。
表演特点
银达子的表演非常讲究吐字和发声,严格掌握尺寸板眼,演唱时有起有伏、层次井然、情词并茂、疏密相间。银达子的表演细腻入微,情感表达真挚,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戏曲的艺术感染力。
银达子作为河北梆子大师,以其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表演艺术在戏曲界享有盛誉。他的代表作品如《辕门斩子》、《打金枝》、《战北原》、《蝴蝶杯》和《四进士》等,展示了他在老生行当中的深厚功底和艺术成就。银达子不仅在唱腔上进行了创新,还在提携后学和组建剧团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河北梆子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使其成为河北梆子老生行当中的代表性人物,深受观众喜爱。
河北梆子大师银达子,原名王庆林,是20世纪中国戏曲界的重要人物。他以其独特的唱腔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为河北梆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银达子的生平
早年生活:银达子出生于天津南郊的一个普通家庭,原名王庆林。童年时期生活艰苦,曾从事裁缝工作。12岁时,他开始跟随老演员达子红学习河北梆子,专攻老生角色。
艺术生涯:1914年至1928年,银达子在天津市及周边地区广泛演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1930年重返天津后,与著名青衣金钢钻合作,演出效果斐然。1949年天津解放后,他积极参与剧团的重建工作,推动了河北梆子的复兴。
晚年与逝世:1959年,银达子在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期间,因脑溢血不幸逝世,享年64岁。
银达子的艺术成就
唱腔特色:银达子的嗓音柔润甘甜,被誉为“银铃般”的清脆悦耳。他创立了独特的“达子腔”或“银派”老生唱腔,以真假声并用、寓刚于柔为特点,为河北梆子注入了新的活力。
代表作品: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辕门斩子》、《打金枝》、《战北原》、《蝴蝶杯》、《四进士》等,深受观众喜爱。
对河北梆子的贡献:银达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家。他积极参与天津市戏曲学校的筹建工作,为培养新一代戏曲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银达子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具体表现如下:
1. 创立达子腔:银达子创立了以铺叙为主、多用低音的“达子腔”或“银派”老生唱腔,这一唱腔新流派以真假声并用、寓刚于柔为特点,为濒于绝灭的古老地方剧种注入了新的血液。
2. 组建剧团:1949年天津解放后,银达子倡议组建共和班,定名为“复兴河北梆子剧团”,不仅常演传统戏,还演出新戏配合政治宣传,如《兄妹开荒》等,卖座经久不衰。1953年又与韩俊卿等组建了国营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并排演《秦香莲》作为建团献礼。
3. 培养后学:银达子热心于戏曲教育事业,解放初期与韩俊卿等主演们坚持每周义务演出一场,收入移交剧团的少年训练队作教学经费。1954年,他与韩俊卿联名递交呼吁建立天津戏曲学校的提案,被采纳,从此天津有了戏曲学校。他还到戏校为学生教戏,为河北梆子艺术的传宗接代作出重要贡献。
4. 提携后辈:银达子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如帮助韩俊卿改进演唱方法,引导她按照自己的嗓音创造新腔新调,并在演出时主动降低调门,以便与韩俊卿和谐合作。他还经常把大轴戏让给后学者演,自己陪她扮演配角,以树立后学者的威信。
5. 艺术创新:银达子在男声唱腔改革方面表现突出,他不仅师承“小元元红”魏连升一派,又对京剧、京韵大鼓、太平歌词等各派兼收并蓄,为已所用。中年以后,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了“达子腔”或“银派”老生唱腔,为河北梆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银达子是河北梆子老生演员,兼擅老旦、丑角,创立了“达子腔”或“银派”老生唱腔,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代表作品《打金枝》在剧情和表演上都有独特之处。
剧情简介
《打金枝》讲述了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升平公主不去拜寿,狡辩说自己是公主,君拜臣使不得,引得郭暧愤怒之下打了公主。公主向父母哭诉,逼求唐皇治罪郭暧,谁知唐王深明大义,反而规劝女儿。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不但未怪罪,反而给郭暧官升三级。小夫妻俩的矛盾在唐皇夫妻劝婿责女下,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表演特点
1. 唱腔特色:银达子的唱腔以“达子腔”或“银派”老生唱腔著称,真假声并用,寓刚于柔,高低音共济互补,具有婉转纤巧的阴柔之美和宽厚深沉的艺术效果。
2. 表演风格:银达子在表演中注重细节,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生动地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例如,在《打金枝》中,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唐皇的明理和大度,以及郭暧的愤怒和悔恨。
3. 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银达子在表演中善于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唱腔和表演的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例如,在《打金枝》中,他对唐皇、郭暧、升平公主等角色的刻画都非常生动,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