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老黄历如何—老黄历怎么推算出来的

小编

由于不清楚你具体想查询哪一天的老黄历内容,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特定日期的老黄历信息:

日历类APP:如万年历、中华万年历等,在APP中选择相应日期即可查看当天的老黄历详情,包含宜忌、冲煞、吉神凶煞等内容。

网页查询: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具体日期和“老黄历”,能找到许多提供老黄历查询服务的网站,如择吉日网等。

老黄历的推算方法

老黄历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历书,它融合了多种历法和天文、气象、占卜等方面的知识,其推算过程较为复杂,以下是主要涉及的方面及推算要点:

1. 太阳历部分

回归年与节气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老黄历依据回归年划分二十四节气,这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确定的。

二十四节气将一年划分为24个等份,每个节气大约间隔15天。例如,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的确定对于老黄历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反映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还与农事活动、吉凶宜忌等密切相关。

朔望月与月份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9.5306天,称为一个朔望月。老黄历以朔望月为基础来确定月份,大月30天,小月29天。

农历初一为新月(朔日),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月亮;十五或十六为望日,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可以看到满月。通过计算朔日的时间来确定每个月的初一,从而确定月份。

2. 太阴历与太阳历的协调

由于朔望月的长度(约29.5306天)和回归年的长度(约365.2422天)不一致,如果单纯按照朔望月来安排月份,几年后就会出现月份与季节严重不符的情况。为了协调两者的关系,老黄历采用闰月的方法。

闰月的设置

一般19年设置7个闰月。通过计算两个冬至之间包含的朔望月数量,如果包含13个朔望月,就会在这一年中插入一个闰月。闰月所在的月份名称与前一个月相同,例如闰五月就是在五月之后又有一个五月。这样可以使农历的年份与回归年基本保持一致,保证节气在相应的月份中。

3.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干支纪年

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天干和地支依次搭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称为一个甲子循环。从甲子年开始,依次为乙丑年、丙寅年……直到癸亥年,然后再重新开始。例如,2024年是甲辰年。

干支纪月

以节气为界划分月份,每年的正月从立春开始。干支纪月的地支是固定的,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以此类推。天干则根据年干来确定,有一定的计算规则。例如,甲年或己年的正月为丙寅月。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是使用天干和地支来记录日期,从甲子日开始,依次循环。它是通过复杂的计算和推算得出的,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干支纪日记录。现代可以通过天文计算和历史资料的对照来确定每一天的干支纪日。

干支纪时

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以子时为起点,子时对应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依次为丑时(凌晨1

3点)、寅时(凌晨3 - 5点)等。干支纪时同样采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每天十二个时辰的干支是固定循环的,同时也会根据日期的干支进行调整。

4. 吉凶宜忌与神煞

吉凶宜忌的确定

吉凶宜忌是根据传统的天文、气象、农业知识以及民间信仰和占卜文化确定的。例如,在农耕社会,春种秋收的时间与节气密切相关,因此在相应的节气前后会安排适宜的农事活动,如播种、收割等,这些活动在老黄历中被视为“宜”;而一些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或带来不利影响的活动则被视为“忌”。

这一天老黄历如何—老黄历怎么推算出来的

还结合了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认为不同的日期、时辰具有不同的能量和属性,会对人的行为和运势产生影响。例如,某些日期可能被认为是“吉日”,适合结婚、开业等活动;而某些日期则被认为是“凶日”,不适合进行重要活动。

神煞的推算

神煞是老黄历中用于表示吉凶祸福的各种神秘力量和象征。常见的神煞有天德、月德、天乙贵人、煞星等。神煞的推算方法较为复杂,通常是根据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及节气等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和排列。

不同的神煞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影响,例如天德是一种吉神,代表着吉祥、顺利;而煞星则是一种凶神,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老黄历中,会根据神煞的情况来标注当天的吉凶宜忌。

5. 综合编排

将上述太阳历、太阴历的日期信息,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信息,以及吉凶宜忌和神煞的信息进行综合编排,形成一本完整的老黄历。在编排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传统规则和文化习惯,同时也会受到地域、流派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版本的老黄历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