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葛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和食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和不宜食用的人群。以下将详细介绍粉葛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以及不宜食用的人群。
解肌退热
粉葛具有解肌退热的功效,能够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等症状。其含有的异黄酮类成分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体温。解肌退热是粉葛的主要功效之一,适用于外感发热等症状。通过扩张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粉葛能够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
生津止渴
粉葛味甘、辛,性凉,能够生津止渴,适用于口渴、消渴等症状。它可以增加唾液分泌,缓解口渴感。生津止渴对于热病伤津、口渴多饮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粉葛通过增加唾液分泌和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有效缓解口渴。
升阳止泻
粉葛入脾、胃经,具有升阳止泻的作用,适用于热痢、泄泻等症状。其所含的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从而缓解腹泻症状。升阳止泻对于脾虚泄泻、湿热泻痢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和增强消化功能,粉葛能够有效缓解腹泻。
通经活络
粉葛能通经活络,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关节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通经活络对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粉葛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改善心血管功能
粉葛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其所含的异黄酮类成分能够抗氧化、抗血栓,保护心血管健康。改善心血管功能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通过抗氧化和抗血栓,粉葛能够有效保护心血管健康。
低血压患者
粉葛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低血压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低血压患者应避免食用粉葛,以免加重病情。粉葛的降压作用可能会对低血压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血压过低。
低血糖患者
粉葛能降低血糖,低血糖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引起头晕、心慌等症状。低血糖患者应避免食用粉葛,以免加重病情。粉葛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会对低血糖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血糖过低。
脾胃虚寒者
粉葛性凉,脾胃虚寒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出现胃痛、胃胀、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脾胃虚寒者应避免食用粉葛,以免加重病情。粉葛的凉性可能会对脾胃虚寒者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消化系统不适。
过敏体质者
过敏体质者对粉葛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因此应避免食用粉葛。过敏体质者应谨慎食用粉葛,以免引发过敏反应。粉葛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对过敏体质者不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粉葛,以免对胎儿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粉葛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可能会干扰体内正常的激素平衡。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食用粉葛,以免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利影响。粉葛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干扰激素平衡,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健康。
婴幼儿
婴幼儿胃肠道功能不完善,而粉葛性凉,宝宝食用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不利于宝宝健康。婴幼儿应谨慎食用粉葛,以免引发消化系统不适。粉葛的凉性可能会对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粉葛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如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粉葛也存在一些禁忌和不宜食用的人群,如低血压、低血糖患者、脾胃虚寒者、过敏体质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婴幼儿。在使用粉葛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粉葛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用方式:
1. 冲调饮用:取葛根粉20克,加入少许蜂蜜或糖,再加入少量白开水搅拌成浆,然后用沸水快速冲成糊状。
2. 泡茶:将葛根粉加入茶中,再放入少许白糖,与茶一起冲泡或煮沸。
3. 熬粥:将葛根粉加水化开后加入热粥中,煮一会儿,可以加入少许盐或桂花增加风味。
4. 炒菜:将粉葛切成薄片,与青菜或豆腐一同翻炒,加入适量调味料。
5. 炖汤:将粉葛与肉类、蔬菜等食材搭配炖汤,如粉葛排骨汤、粉葛鸡汤等。
6. 凉拌:将煮熟的粉葛切丝,加入香菜、蒜末、辣椒油等调料,拌匀后冷藏一会。
7. 制作糕点:将粉葛磨成粉,与面粉、糖等原料制成糕点。
8. 解酒:饮酒前或饮酒后服用少量葛根粉,有助于解酒护肝。
粉葛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整地作畦: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种植。冬前深翻土壤30厘米,结合耕翻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第二年春土壤再次浅翻,打碎土块,耙细耙匀,整平,作成宽1.2米左右的畦备用,畦间开沟约30厘米。
2. 适时移栽:粉葛的繁殖方法常用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种子繁殖。本地多采用压条繁殖,简便易行,成活率高,短期内能提供大量的种苗。其方法是:7—8月,将藤下土壤挖松,选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粗壮的较老长蔓,自叶节处,每隔1—2节,呈波状弯曲,压入土中。生根前保持湿润,清除杂草;生根后于第二年萌发前,自生根节间切断,连根挖起,然后移栽。按行距1.5米,株距0.8—1米的密度移栽,亩植400—500株。
3.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粉葛除草要坚持“除早、除小、除净”原则,早春杂草发芽前化学除草一次,在5—6月份人工除草一次,并在8月份和10月份各拔草一次。
追肥:粉葛的需肥量不是很大,一般每年施肥3次左右,4月份施返青肥以腐熟人粪水为主,每亩还可适当配施进口复合肥4—5公斤;7月份每亩施用进口复合肥40—50公斤做块根膨大肥;落叶后施越冬肥,以农家肥为主。在生长盛期还可结合浇水补施少量钾肥,有促进葛根生长的作用。
搭架:为了减少粉葛藤节上产生不定根,影响葛根膨大,要在畦间铺上不易腐烂的竹条或狼衣。有条件的可以搭架,在两行之间每隔2-3米立1根木柱,柱间用铁丝连接,畦与畦间绑上竹竿或铁丝以利攀援,当苗高30厘米时即可引蔓上架。尽量减少粉葛藤与地面的接触,不但有利于葛根膨大,还可以提高粉葛的光合作用。
修剪:生长盛期应控制茎藤生长,在茎藤长到1.5米以上时要及时打顶,防止茎藤徒长,以减少养分消耗。还要合理调整株型以利充分利用阳光,左边一行葛藤向右边理顺,右边一行葛藤向左边理顺。在每年4、6、8月进行理藤修剪三次,每株葛只留3—4根主藤,剪除多余的侧蔓。还应及时剪除枯藤和病残枝。
4. 病虫害防治:粉葛病虫害不多,新种田块,一般病虫较少不需用药。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及霜霉病等,当立枯病、炭疽病初现时,可用多菌灵600倍药液或速克灵600—800倍药液防治。在出现霜霉病、叶枯病时可用甲霜灵或叶枯灵600—800倍药液防治。生长期会有蟋蟀、金龟子等害虫为害茎叶。蟋蟀可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杀,金龟子用90%晶体1000倍液于5-6月份喷叶面。
5. 采收:粉葛田间栽培一般2年即可开始采挖。一般在立冬后到清明前进行,即当年11月到次年3月,采挖2-4年生的葛根为佳。采收时,可从地面开裂处把葛株基部的泥土小心挖开,露出块根头部,采大留小,由于葛株茎藤韧性较强,切勿将块根强行扭断,要用剪刀将大块根从茎基部剪断,以免伤及其它留用的块根和须根,同时可以施放一些越冬基肥,为下年葛根丰收打下基础,然后覆平泥土即可。挖出的葛根,经清洗刮皮,粉浆过滤、沉淀、干燥等工序后,即得银白色的纯天然葛粉。
粉葛,学名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黄酮类化合物:粉葛中富含多种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大豆素(Daidzein)、大豆苷(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
2. 淀粉:粉葛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可高达40%。
3. 微量元素:粉葛中还含有铁、钙、硒、锗等微量元素。
4. 氨基酸:粉葛含有13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