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对畜牧业有什么影响?如何预防

小编

寒露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这个节气对畜牧业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气温变化、疾病防控、饲养管理等。以下将详细探讨寒露节气对畜牧业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气温变化

气温下降:寒露时节,气温显著下降,特别是在夜间和早晨,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

湿度变化:寒露时节,空气干燥,湿度降低,容易导致畜禽呼吸道黏膜受损,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几率。

疾病防控

疫病高发:秋季是家畜疫病易发季节,寒露时节气温变化大,湿度低,容易使畜禽免疫力下降,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

流感预防:寒露时节,畜禽容易发生流感,必须及时进行预防接种,防止猪流感、禽流感等疫病发生。

饲养管理

饲料调整:气温下降后,畜禽的能量需求增加,养殖户应适度增加饲料供应量,确保畜禽摄取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环境控制:养殖户需要对鸡舍进行保温处理,如封堵漏洞、增加保温层、安装取暖设备等,确保鸡舍内温度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防疫措施

寒露节气对畜牧业有什么影响?如何预防

预防接种:秋季是家畜疫病易发季节,必须及时做好猪、牛、羊、兔的疫病预防接种,确保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达标。

生物安全: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易感猪与感染动物接触,特别是禽类接触的一些措施,避免疑似流感病毒感染的人员与猪接触。

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根据生产需要,制定进料计划,保证饲料在一定时间内用完;饲料堆放时应与地面和墙体保持10厘米左右的间距,防止地面或墙体渗水导致饲料变质。

环境控制:合理调整通风与保温的关系,确保鸡舍内有新鲜空气流通,防止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对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要加强圈舍保温工作,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应激反应。

健康监测

加强鸡群的健康状况监测,定期消毒鸡舍、用具、饲料和饮水,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对于猪群,要密切关注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

寒露节气对畜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变化、疾病防控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防疫措施、合理调整饲料和环境控制、加强健康监测等,以确保畜禽的健康和生长。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寒露节气带来的挑战,保障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寒露节气对畜牧业的具体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秋季防疫工作:寒露期间,气温下降,家畜疫病易发,必须及时做好猪、牛、羊、兔的疫病预防接种,确保畜禽健康。

2. 调整饲养管理:随着气温降低,畜禽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养殖户应增加饲料供应,确保营养充足。注意调整饲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畜禽受凉感冒。

3. 增加人工光照:对于饲养蛋鸡、蛋鸭的专业户,增加人工光照可以提高产蛋量,弥补因气温下降导致的产蛋减少。

4. 关注畜禽健康:寒露时节,畜禽容易发病,养殖户需密切关注畜禽的健康状况,加强疾病监测和预防,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 做好越冬准备:寒露后,养殖户应及时种植黑麦草等青绿饲料,为牛、羊、兔等家畜越冬及明春储备足够的饲料。

以下是应对寒露节气对畜牧业影响的相关措施:

做好秋季防疫工作

寒露时节是家畜疫病易发季节,必须及时做好猪、牛、羊、兔的疫病预防接种,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调整饲养环境

1. 保暖措施:随着气温下降,畜禽容易受寒,养殖户需要及时添置防寒保暖设施设备,如挂草帘、盖塑料薄膜等,以提高舍内温度。

2. 通风与湿度控制:合理调整通风与保温的关系,既要保证鸡舍内有新鲜空气流通,防止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又要避免通风过度导致温度过低。可以在鸡舍内安装加湿器或采用喷水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使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

加强饲养管理

1. 饲料营养调控:在保障饲料营养全面的前提下,应在畜禽日粮中适量添加能量饲料(如玉米、油脂等),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左右,以保证能量消耗,提高畜禽自身御寒能力。也可适当添加一些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剂及免疫增强剂,减少应激反应。

2. 增加人工光照:对于饲养蛋鸡、蛋鸭专业户要增加人工光照,可提高产蛋量。

防止畜禽流感发生

及时进行预防,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鸡舍的消毒工作,定期对鸡舍、用具、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在寒露节气期间,畜牧业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以下几种常见疾病:

1. 口蹄疫:这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偶蹄动物如牛、羊和猪。预防措施包括及时接种疫苗,并保持免疫群体的高密度。

2. 高致病性禽流感:这种病毒性疾病对水禽和家禽都有严重影响。预防的关键在于强化免疫,尤其是在候鸟迁徙频繁的地区。

3. 非洲猪瘟:这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群。预防措施包括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控制人员、车辆和物品的进出,并及时监测和报告疫情。

4.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这种病毒性疾病会导致母猪流产和仔猪呼吸困难。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免疫接种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5. 仔猪腹泻:这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特别是在昼夜温差大的秋季。预防措施包括对母猪进行免疫,并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6. 人畜共患病:如布病和炭疽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动物健康,还可能传染给人类。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监测、免疫和消毒工作。

7. 呼吸道疾病:由于气温变化和空气干燥,鸡群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加强通风。

8. 风湿病:这种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猪只的肌肉、肌腱和关节,通常由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引起。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猪舍干燥和温暖,并加强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