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立冬吃什么食物 立冬节气吃什么

小编

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在杭州,立冬节气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和习俗,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御寒,还能滋补身体。

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强、滋养全身细胞,是一种药效缓和的强壮剂,还可以健脾益胃。

红枣的温补特性使其成为立冬时节的理想选择,特别适合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的人群。

栗子

栗子被称为“肾之果”,具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的功能。其性温味甘,适合冬天食用,尤其适合老年人。栗子的补肾作用使其成为立冬时节的重要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和预防冬季常见的腰膝酸软症状。

羊肉

羊肉在冬季食用对身体更为有益,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羊肉的高热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立冬时节的理想选择,特别适合寒冷季节食用。

牛肉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特别适宜。牛肉的高蛋白和丰富的氨基酸使其成为立冬时节的理想选择,有助于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饺子

在北方,立冬时节吃饺子是一种传统习俗。饺子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会受冻。饺子的象征意义和温暖特性使其成为立冬时节的重要食物,尤其在北方地区。

掏羊锅

在杭州,立冬时节有“掏羊锅”的习俗。这是一种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传统,以冷板羊肉烹制,味道鲜美。掏羊锅的独特风味和温补特性使其成为立冬时节的重要食物,特别适合寒冷季节食用。

立冬鸡

在杭州临平,立冬时节有吃“立冬鸡”的传统。这种鸡需选用好鸡,加上生姜、黄酒、黄芪等调料,蒸煮约两三个小时。立冬鸡的独特做法和滋补特性使其成为立冬时节的重要食物,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群。

杭州立冬吃什么食物 立冬节气吃什么

早睡晚起

立冬时节应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避免寒气侵袭,减少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疾病发作。早睡晚起的养生方法有助于身体的阳气潜藏和阴精蓄积,是立冬时节的重要养生建议。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调养应以甘温为主,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热量。合理饮食调养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抵御寒冷,是立冬时节的重要养生建议。

运动调养

立冬后运动应以轻缓为宜,养阳气,使阳气潜藏。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调节情绪,是立冬时节的重要养生建议。

立冬时节,杭州的传统食物和习俗丰富多彩,既能御寒又能滋补身体。红枣、栗子、羊肉和牛肉等食物是立冬时节的首选,而饺子、掏羊锅和立冬鸡等习俗则增添了节日的温馨和乐趣。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和运动调养,可以在立冬时节保持身体健康,迎接寒冷的冬季。

杭州立冬的气候特点和气温变化趋势如下:

杭州立冬的气候特点

气温下降:立冬后,杭州的气温逐渐下降,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虽然白天气温可能仍保持在20℃左右,但早晨的最低气温已经降至10℃以下,人体感觉较为凉爽。

降水减少:立冬前后,杭州的降水量显著减少,空气变得干燥。虽然偶尔会有小雨,但整体上降水不多。

霜冻和雾的出现:随着气温的下降,杭州开始出现霜冻现象,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由于空气湿度较高,雾霾天气也较为常见。

立冬后杭州的气温变化趋势

持续走低:立冬后,杭州的气温将逐步走低。预计在未来几天内,最低气温将降至-1℃左右,最高气温也会降至6~7℃,山区气温更低。

寒冷天气:受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杭州将迎来寒冷天气,尤其是早晚气温较低,需要注意保暖。

杭州立冬的传统习俗包括:

1. 吃迎冬圆子:在临平水乡塘栖地区,家家户户会制作“迎冬圆子”,用糯米团包裹鲜美馅料,寓意迎接冬天的到来,储存食物。

2. 吃饺子:立冬吃饺子是北方习俗,在江南地区也逐渐流行,寓意抵御严寒,祈求平安。

3. 掏羊锅:在余杭区仓前街道,有“掏羊锅”的习俗,即烹制羊肉汤,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4. 赏菊:立冬时节,西湖边的菊花展览吸引众多市民观赏,增添了节日氛围。

以下是立冬节气适合杭州人的食谱推荐及制作方法:

1. 板栗乌鸡汤

材料:乌鸡500克,板栗200克,山药50克,红枣5枚,枸杞15克,生姜3片。

做法:

1. 乌鸡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块,板栗剥壳去皮,红枣、枸杞洗净备用。

2. 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肾益精,健脾养血。

2. 山药炖羊肉

材料:山药一根,羊肉400克,姜片3片,胡萝卜、枸杞适量。

做法:

1. 羊肉洗净切块,山药洗净削皮切块,姜切成片备用。

2. 锅中依次放入羊肉、山药、姜片、胡萝卜,加入没过食材的水。

3. 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至羊肉熟,加几粒枸杞继续炖至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精血、治虚劳。

3. 迎冬圆子

材料:糯米粉、南瓜瓤、南瓜叶子、馅料(甜或咸)。

做法:

1. 糯米磨成粉,揉进煮熟的南瓜瓤和切碎的南瓜叶子,用老底子的方法给糯米粉上色。

2. 将粉团择成小块,放馅料、揉成团,垫粽叶。

3. 蒸制,蒸笼内垫粽叶,将圆子放入蒸笼,蒸熟即可。

功效:温暖身体,寓意迎接冬天的到来。

4. 胡萝卜羊肉汤

材料:胡萝卜200克、羊肉250克、生姜3片。

做法:

1. 羊肉洗净,切块,在加了绍酒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沥干。

2. 羊肉与生姜一起下瓦煲,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1小时。

3. 放入胡萝卜,继续煲约1小时,用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补身体,抵御寒冷。

5. 虫草蒸老鸭

材料: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

1. 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

2. 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

3. 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补肾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