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祖坟风水图 岳飞坟墓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小编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坟墓风水备受关注。了解岳飞祖坟的风水图和相关的风水讲究与忌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风水文化的内涵。

地理位置

岳飞祖坟位置:岳飞的祖父岳立、父亲岳和、曾祖父岳成的坟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周流村境内,距离程岗村六七里,四周被绿色农田环绕,坟地中种植了小麦。

岳母墓位置:岳母姚太夫人的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株岭东北端的“卧虎舐尾”处。

建筑风格

岳飞墓建筑:岳飞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建,墓前建有墓门、照壁、精忠桥等,墓道两旁陈列有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等明代遗物。

岳母墓建筑:岳母墓用湖广石块砌成,圆形拱顶,坐东南朝西北,墓前有拜台和石祭器。

风水布局

龙脉与穴位:岳飞祖坟的地理位置被认为风水极佳,背靠青山,墓前有小桥、大门和溪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风水格局。

阴阳平衡:岳飞墓的设计注重阴阳平衡,周围的古树和绿化带有助于提升墓地的气场。

历史背景

岳飞事迹与墓园雕像:墓园内的石马和翁仲雕像庄严肃穆,见证了岳飞的英勇事迹,同时也成为历史的象征。

秦桧夫妇跪像:岳飞墓前的跪像象征着对奸臣的惩罚,反映了民间对正义与不公的强烈反应。

迁移与破坏

毛主席特规定不许迁移: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特别规定不许迁移岳飞墓,认为岳飞墓已经与西湖融为一体,成为西湖景观的一部分。

西湖周边坟墓的影响:西湖周边存在许多坟墓,影响了西湖的美景,但岳飞墓因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被特别保护。

风水传说

精忠柏的传说:岳飞墓旁有一株被称为“精忠柏”的柏树,传说这株柏树在岳飞含冤入狱后枯萎,象征其对国家的忠诚。

岳夫人墓葬的神奇现象:岳飞的夫人李娃的墓葬被认为具有神奇的现象,能在洪水来临时随水面起伏,但这一传说更多是基于民间传说,缺乏科学依据。

岳飞祖坟的风水布局讲究龙脉与穴位的选择、阴阳平衡以及历史文化的融合。尽管存在一些风水传说,但其主要价值在于历史纪念和文化传承。毛主席特别规定不迁移岳飞墓,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岳飞墓前的对联不仅是对岳飞英勇事迹的缅怀,更是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以下是岳飞墓前的一些著名对联:

岳飞祖坟风水图 岳飞坟墓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作者:徐氏(后世祭奠者)

解释: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表达了岳飞忠魂得以安息在青山之中的荣幸;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则是对秦桧等奸臣的谴责,认为他们不应该被铸成铁像,承受后人的唾弃。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作者:吴迈(1885—1936)

解释:上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比喻正义与邪恶自古以来就是水火不容的;下联“毁誉于今判伪真”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和假象终将被辨别清楚。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作者:不详

解释:上联“百战妙一心运用”赞扬了岳飞在战争中的卓越指挥才能;下联“两言决千古太平”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岳飞忠诚的敬仰。

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精忠报国,伤心南渡君臣。

作者:不详

解释:上联“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失望;下联“精忠报国,伤心南渡君臣”则是对岳飞忠诚报国精神的颂扬。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作者:不详

解释:上联“千秋冤案莫须有”表达了对岳飞冤案的悲愤;下联“百战忠魂归去来”则是对岳飞忠魂的缅怀和敬仰。

岳飞墓的建造时间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始安葬:岳飞于南宋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被秦桧陷害致死,其遗体由狱卒隗顺背负出临安城,葬于九曲丛祠北山。

2. 改葬于栖霞岭: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后,为岳飞,并将其遗骸以一品官的礼遇改葬于杭州栖霞岭南麓。

3. 岳飞墓的正式建立: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宋宁宗将岳飞墓旁的智果观音院改为“褒忠衍福禅寺”,以表彰岳飞的功业,这标志着岳飞墓的正式建立。

4. 历代重修:岳飞墓在历史上多次遭到破坏和重修,其中较为重要的重修包括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改“褒忠衍福禅寺”为岳王庙,并赐额“忠烈”;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改变原有建筑规格;民国七年(1918年)进行整体大修;1979年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

岳飞墓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修缮工作一直受到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下是关于岳飞墓保护和修缮情况的详细信息:

历史背景

岳飞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附近的北山街,最初建于南宋时期,历经多次迁移和修缮,现存墓区包括岳飞及其子岳云的墓、忠烈祠等建筑。岳飞墓不仅是杭州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保护和修缮措施

建立保护区:在岳飞墓周围建立了保护区,限制可能对墓地造成影响的商业活动,并加强了安全监控,以防止任何形式的破坏。

设立信息中心和访客中心:在墓地周边设立了信息中心和访客中心,提供关于岳飞生平和历史背景的详细资料,增强公众对岳飞及其历史意义的认识。

资助研究项目:资助了多个研究项目,专注于岳飞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如冯至的《岳飞研究》专著等。

官方纪念活动:每年都会在岳飞的忌日组织官方的纪念活动,邀请历史学家、文化人士和公众人物发表演讲,讲述岳飞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近期修缮情况

1979年全面整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岳飞墓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国家文物局申请了第一批文物修复拨款,对岳王庙及岳飞墓进行全面整修,恢复了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布局。

2024年保护措施: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对岳飞墓的保护,包括在墓地周围建立保护区,限制商业活动,并加强了安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