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为霜是什么意思?白露节气是秋天还是冬天?

小编

“白露为霜”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表达,通常出现在秋季,标志着气温逐渐降低,露水在夜间凝结成霜。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9月7日至9日之间交节。

自然现象

露水凝结成霜:白露时节,气温下降,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露珠,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形成白色的水珠,尤其是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因此得名“白露”。

昼夜温差大:白露节气是昼夜温差最大的秋季节气。白天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迅速下降,形成明显的昼夜温差。

文化和文学意义

诗意表达:白露为霜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还常被文人墨客用来表达秋天的凉意和思念之情。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节气名称由来:白露的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白露为霜”,意味着在这个节气时,天气晴空万里,晚霞辉煌,宛如白色的霜降落在大地上。

季节划分

秋季: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昼夜温差加大。

气温变化:白露时节,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缩短、强度减弱,夜间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温度下降加速,昼夜温差加大。

节气特点

物候现象: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燕子也开始南飞,群鸟纷纷储备食物以备过冬。

气候特点: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容易出现“秋燥”现象,如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

“白露为霜”形象地描绘了秋季气温下降、露水凝结成霜的自然现象。白露节气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空气干燥。这个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在文化和文学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白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在这一天,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露节气习俗:

收清露

习俗介绍:在白露时节,人们会在清晨时分收集树叶或花瓣上的露水,这一习俗被称为“收清露”。古人认为露水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延年益寿、治疗消渴等。

历史渊源:这一习俗源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记载了露水的多种功效,如“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饮白露茶

习俗介绍:白露茶是指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口感更加醇厚。

历史渊源:白露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深受茶客喜爱,成为秋季饮茶的首选。

吃龙眼

习俗介绍:在福建福州等地,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人们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可以大补身体,因为龙眼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

历史渊源:龙眼在白露时节的口感最佳,个大味甜,营养丰富,因此成为这一时节的传统食品。

祭禹王

习俗介绍:在太湖等地,白露时节有祭禹王的习俗。禹王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人们通过祭祀禹王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历史渊源:这一习俗源于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感激,至今仍在太湖流域广泛流传。

白露米酒

习俗介绍:在湖南资兴、三都、蓼江一带,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历史渊源:白露米酒的酿制历史悠久,是当地传统的待客之道,也是秋季的特色饮品。

十样白

习俗介绍:在浙江温州等地,白露时节人们会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历史渊源:这一习俗源于民间对草药疗效的信仰,十种带“白”字的草药与“白露”字面上相应,寓意健康与长寿。

白露节气适合吃的食物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水果

梨: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清肺润肺、生津止渴、润肠通便,非常适合白露节气食用。

葡萄:葡萄性平、味甘酸,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

龙眼: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在白露时节食用,尤其是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

蔬菜

莲藕:莲藕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钙质、铁质等营养成分,能够清热润燥、解渴除烦。

百合:百合具有宁心安神、清心除烦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可以帮助缓解上火、失眠等不适症状。

菠菜:菠菜富含叶酸、铁质和维生素C,能够补血养颜、增强记忆力和免疫力。

主食

薯类:红薯、土豆、山药等薯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消化功能,适合白露节气食用。

白露为霜是什么意思?白露节气是秋天还是冬天?

粳米:粳米口感饱满,营养丰富,适合用来煮粥或做米饭,有助于补充体力。

饮品

白露茶:白露茶经过夏季的酷热后,味道更加浓郁、醇厚,适合在白露节气饮用。

蜂蜜水:蜂蜜水有润肤、润喉、生津的作用,适合秋季干燥的天气饮用。

其他

核桃: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适合秋季食用。

银耳:银耳富含天然植物胶质,有助于滋润肺部,适合在白露节气食用。

白露节气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饮食调养

滋阴润肺:秋季干燥,应多吃芝麻、雪梨、百合、荸荠、银耳、蜂蜜、藕等滋阴润燥的食物,以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咽干等症状。

健脾润燥:白露时节的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如秋梨、苹果、香蕉等时令水果,以及龙眼、白果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避免寒凉:秋季应减少生冷、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内热和损伤脾胃。

起居调养

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早睡可以养阴,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生发。

保暖避寒:白露后天气转凉,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背部及足部,避免寒邪入侵。

温水泡脚:每晚用温水泡脚15-30分钟,可以促进心肾相交,改善睡眠质量。

运动调养

动静结合: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肺功能,提高抵抗力。

避免空腹晨练:晨练前应适当进食,避免空腹锻炼引起不适。

情志调养

宁心安神:秋季万物凋零,容易引发消极情绪,应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进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活动。

其他养生小妙招

常熏鼻:秋季可通过熏鼻的方式,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湿润。

润肌肤:秋季皮肤容易干燥,应做好保湿工作,沐浴后及时涂抹润肤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