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着丰富的表现。以下是关于处暑的诗句精选和处暑节气的植物介绍。
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这首诗描绘了处暑时节的景象,荷花即将凋谢,凉风渐起,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变迁的细腻观察。
元稹《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元稹的诗句描绘了处暑时节的气候变化,鹰开始捕猎鸟类,农作物成熟,天气逐渐转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吕本中《处暑》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吕本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处暑时节的感受,南方的秋天还未完全到来,但已经有了秋天的凉意和对丰收的期待。
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其八》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
陆龟蒙的诗句描绘了处暑时节的日常生活,清晨的凉爽和鸟儿的叫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感。
白木槿
白色木槿,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锦葵科、木槿属、木槿花,通常作为绿篱或观赏用。
白木槿在处暑时节依然盛开,其白色的花朵和繁茂的枝叶使其成为秋季园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黄蜀葵
黄蜀葵在处暑时节也表现出色,其鲜艳的花朵和较高的观赏价值使其在秋季花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黄蜀葵的花色鲜艳,花期较长,是秋季园林中常见的观赏植物,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美好的祝愿。
无花果
无花果在处暑时节逐渐成熟,其果实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是秋季水果中的佳品。无花果的成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味的水果,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和满足。
锦紫苏
锦紫苏是唇形科鞘蕊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可以食用,清炒后口味颇佳,是秋季常见的蔬菜。锦紫苏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食用,其多样化的用途使其在秋季餐桌上备受欢迎。
鼠尾草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芳香性常绿性小型亚灌木,其花朵香气浓郁,是秋季园林中常用的香草。鼠尾草的芳香和常绿特性使其在秋季园林中具有重要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常被用于花卉装饰和香薰。
处暑节气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着丰富的表现。通过这些诗句和植物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处暑节气的自然变化和文化内涵。处暑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带来了凉爽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处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标志着夏季的炎热即将结束,秋季的凉爽即将来临。处暑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
1. 气温下降:处暑期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南撤,蒙古冷高压开始影响我国,导致气温逐渐下降。
2. 秋高气爽:处暑期间,北方和西北地区开始进入秋季,天气变得晴朗干燥,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
3. 昼夜温差大:随着气温的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凉爽,但白天仍可能感到温暖。
4. 南方“秋老虎”:在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处暑尾声时可能会再次出现高温天气,被称为“秋老虎”。
5. 雷暴活动: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但整体雷暴活动不如夏季活跃。
处暑节气的这些气候特点,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
处暑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标志,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意义。以下是一些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开渔节: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省沿海一带,处暑之后是渔业收获的大好时节。每年处暑期间,都会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庆祝渔业丰收。
拜土地爷: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会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吃鸭子:南京、北京等地有在处暑时节吃鸭子的传统,认为鸭肉味甘性凉,有助于祛除暑气。
吃龙眼配稀饭:在福州等地,处暑时吃龙眼配稀饭,因为龙眼能补充热量,有益心脾,补气血。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在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以此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处暑节气适合吃的食物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鸭肉:味甘性寒,具有滋阴润燥、养胃生津的功效,是处暑时节的传统美食之一。
莲藕:美容解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以及多酚类物质,有助于润肺健脾。
石榴: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丰富,有生津止渴、杀虫止痢的作用。
龙眼:性温味甘,有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益脾开胃的功效,适合心脾两虚及气血两虚者食用。
白丸子:由糯米粉制成,煮汤食用,味道清甜,可补充碳水化合物,解夏天口腻。
处暑节气适宜吃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等,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