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对农业生长的影响 芒种的三候现象

小编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深入和农事活动的繁忙。它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有着独特的三候现象。以下将详细探讨芒种对农业生长的影响及其三候现象。

气候特征

气温显著升高:芒种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明显上升,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炎热天气频发。

雨量充沛:这一时期,降水量增多,特别是南方地区,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即“梅雨”季节。

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是芒种节气的显著特征,这种气候条件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可能导致闷热不适。

对农作物的影响

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芒种时节的高温高湿气候环境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有利于农作物从百叶窗生长期进入快速生长期。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芒种时节,农田周围的害虫种类增多,病害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农作物若能在芒种时期早一些进行播种,使作物能够更早地进入生长期,那么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将与病虫害的高发期错开,从而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芒种节气是种植晚稻等谷类作物的最佳时期。这一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晚稻等谷类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事活动

抢收抢种:芒种时节是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抢收最为急迫之时,也是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田间管理:农民应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合理灌溉、施肥、除草等工作,这些措施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防治病虫害:农民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一候螳螂生

芒种一候是指螳螂于上一年深秋产卵,到芒种时节,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这一现象反映了芒种时节气温变化的自然规律,螳螂的繁殖周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二候鵙始鸣

芒种二候是指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伯劳鸟的鸣叫标志着夏季的到来,反映了气候变化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三候是指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反舌鸟的停止鸣叫象征着夏季阴气的增强,进一步体现了季节变化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芒种节气对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气候特征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和空气湿度大,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芒种的三候现象反映了季节变化对生物活动的影响,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农民应抓住芒种这一关键时期,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芒种时节是夏季农事活动最为繁忙的时期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活动:

1. 抢收小麦:芒种期间,北方地区的冬小麦进入成熟期,农民需抓紧时间收割,以防风雨导致减产。

2. 水稻插秧:在南方,芒种是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农民顶着高温在稻田中忙碌,争取在最佳时机完成播种。

3. 夏种作物播种:除了水稻,芒种还是种植玉米、大豆、花生等夏季作物的时机,农民需抓紧时间完成播种。

4. 田间管理:对刚种下的作物进行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确保作物健康成长。

5. 安苗祭祀:皖南地区有在芒种时节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的习俗,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

6. 煮梅:南方地区在芒种期间有煮梅的习俗,将新鲜的梅子加工后食用,以庆祝丰收。

7.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的侗族青年男女在芒种前后会举办打泥巴仗节,通过互扔泥巴来增进友谊和欢乐。

芒种后,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这对室内植物的养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养护要点,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家中的植物:

水肥管理

浇水:随着气温的升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需水量增加。但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特别是在梅雨季节,防止植物烂根。

施肥:6月份是大部分花卉植物的生长旺期,应定期施肥,以促进植物生长。施肥要薄肥勤施,不可施生肥浓肥。

防治病虫害

预防为主:在芒种后,天气日益闷热潮湿,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如叶斑病、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应提前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抗虫抗菌药物预防。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购买对症药物喷施,防止病虫害蔓延。

芒种对农业生长的影响 芒种的三候现象

雨季防涝

检查排水:梅雨季节,花盆容易淋雨积水,导致不耐涝的花卉烂根死亡。要注意检查盆土是否有积水,及时排水。

通风透气

加强通风:6月份空气闷湿,需加强通风,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盆土排水和植物的生长。

休眠花卉的养护

适当处理:对于进入休眠期的花卉,如马蹄莲、水仙、郁金香等,应及时将球根掘出,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

适当修剪和摘心

修剪:芒种后,植物生长迅速,需适当修剪,促进分枝和花芽分化。如菖蒲、梅花、腊梅等。

注意遮阴

避免强光:夏季阳光强烈,很多植物不耐强光,需适当遮阴,特别是吊兰、绿萝、龟背竹、玉树等喜阴植物。

芒种时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1. 送花神: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并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2. 安苗:皖南地区在种完水稻后,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

3.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的侗族青年男女在芒种前后举办打泥巴仗节,通过互扔泥巴来增进友谊和欢乐。

4. 煮梅:南方地区在梅子成熟的季节,通过煮梅的方式加工食用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

5. 接嫁树:果农在芒种节气到来时进行果树嫁接,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6. 晒虾皮:沿海地区的渔民在芒种期间晒毛虾,此时毛虾正值产卵期,肉质肥美,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