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曲艺曲种之一:西河大鼓的由来

小编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重要曲艺形式,起源于清代中叶,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独特艺术风格。以下将详细介绍西河大鼓的由来。

起源

起源背景: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和弦子书发展而来,起源于清代中叶的河北中部农村。木板大鼓源于“词话”,弦子书则源于“鼓子词”。

创始人:西河大鼓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马三峰,他是高阳县人,活跃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发展

早期发展: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西河大鼓开始在河北农村流行,并有“梅花调”之称。

流派形成:在西河大鼓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流派,如朱化麟的“朱派”,王振元的“王派”,以及马连登、马增芬父女的“马派”等。

名称变迁

早期名称:西河大鼓在发展初期曾被称为“梅花调”和“犁铧片”。

命名原因:天津人习惯将大清河、子牙河统称为西河,而西河大鼓在这两条河流域最为发达,因此得名。

名称含义

“西河大鼓”中的“西河”指的是大清河和子牙河,这两条河流在河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表演形式

表演方式:西河大鼓通常由一人演唱,左手敲铜板,右手击书鼓,另有三弦、四胡等乐器伴奏。

唱腔特点:西河大鼓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等,节奏灵活,说唱并重。

曲目内容

传统书目: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包括《杨家将》《呼家将》《三全镇》《调寇》《八百破十万》等,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现代创作:新中国成立后,西河大鼓艺人编演了许多反映革命斗争和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平原游击队》《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白毛女》等。

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纷纷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

传承活动:河间市自2009年起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活动,编写传承教材,组织进校园活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演出市场

尽管现代演出市场有所萎缩,但通过不断的保护和推广,西河大鼓在河间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西河大鼓起源于清代中叶的河北中部农村,由木板大鼓和弦子书发展而来,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独特艺术风格。其名称“西河大鼓”取自其流传地区的河流名称。西河大鼓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深刻的内容,成为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曲艺形式之一。通过不断的保护和传承,西河大鼓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汉族曲艺曲种之一:西河大鼓的由来

西河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多个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拥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

孙雅君:孙雅君(1929年-2019年2月24日)是著名的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17岁时拜朱起云为师,曾在天津南市东兴市场等地说唱西河大鼓书。她曾任北京市曲艺家协会理事,以优美清新的演唱风格和生动细腻的表演著称,代表作品包括长篇鼓书《杨家将》、《薛刚反唐》以及经典唱段《闹天宫》、《马前泼水》等。孙雅君在培养曲艺接班人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弟子包括刘玉兰、杨雅琴、钟声、崔伟丽、王凤丽、陈美美等。

孙来奎:孙来奎(1922年4月15日-1971年5月8日)是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出生于河北省冀县田村。他创作了150多部讴歌时代的新作品,受到和多家出版社及媒体的报道,被誉为“曲艺标兵”和“曲艺红旗手”。孙来奎的作品以主题鲜明、时代同步、弘扬主旋律为特点,深受群众喜爱。他深入基层,边写边演边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25年1月4日,纪念孙来奎西河大鼓表演艺术暨衡水瑞禧酒店十年庆典座谈会在冀州举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他的艺术精神。

郝艳霞:郝艳霞是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郝英吉之女。她自幼学习西河大鼓,演唱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2018年5月,郝艳霞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代表作品包括《一百单八州》、《相马》等,曾获天津市青少年基本功表演二等奖。

李雪:李雪是西河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曲艺世家。她自小受家庭熏陶,6岁起便开始学习西河大鼓。近年来,李雪致力于西河大鼓的传承工作,创作并演唱了《大运河新画卷》、《钟灵毓秀美河间》、《幸福的记忆》、《春满中华》等20余个作品。她曾获得第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四届京津冀曲艺邀请赛“最佳表演奖”等诸多荣誉。李雪还积极创新,通过编排新段子、融入现代元素等方式,使西河大鼓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赵连方:赵连方是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1947年出生于雄县板家窝乡板北村。他15岁时拜西河大鼓名家李成林为师,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赵连方以其深厚的演唱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京津冀地区享有盛誉。他擅长说唱长篇书目,如《三侠五义》、《包公案》等,并且在“文革”时期通过编演新书来适应时代变化,保持了西河大鼓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