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果树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管理好立夏后的果树,对于确保果实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果树管理措施。
叶片成熟与光合作用
立夏后,果树春季生发的叶片逐渐成熟,开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供给果树自身的生长需求。叶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当年的果实产量和质量,因此要确保叶片“大、黑、厚、亮”。
叶片的成熟和光合作用是果树营养积累的基础,管理好叶片可以确保果树在夏季有足够的养分供应,促进果实生长和发育。
叶面施肥
立夏是果树需钙、硼的高峰期,叶面增补钙、硼等肥,可以防止果实发生生理病害。叶面施肥具有吸收快、效果显著的特点,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季节,能够有效补充果树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强果实的抗病能力和品质。
春枝生长与树势
立夏后,春枝迅速从半木质化状态向完全木质化状态转变,继续旺盛生长。春枝的粗细、长短和多少表明树势的强弱。春枝的健康生长是果树更新和养分积累的关键,管理好春枝可以促进树势的增强,避免果树变为“小老树”。
修剪与疏枝
夏季修剪应及时进行,主要任务是疏密、控长促花,对未结果树进行捋枝软化、开张角度、缓势生长。适当的修剪和疏枝可以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促进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提高果实的坐果率和品质。
幼果膨大与花芽分化
立夏后,幼果开始膨大,花基开始孕育,果树的内源激素开始由地上向地下过渡。管理好果实膨大期可以确保果实健康发育,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套袋与疏果
谢花后应及时进行疏果定果,适时套袋,疏果定果应从落花后1周左右开始,分两次进行。疏果和套袋可以有效减少果实之间的竞争,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保护果实免受病虫害和日灼的侵害。
根系生长与吸收
立夏后,果树根系开始往下扎,但由于气温升高,地温下降,根系生长较为缓慢。管理好根系生长可以确保果树在夏季有足够的吸收能力,促进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支持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浇水与排水
立夏后,气温升高,叶片气孔打开,需水量增加,但地温下降,吸水能力变差,应控水灌溉,保持土壤含水量达70%左右。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避免根系缺氧和腐烂,同时防止果实裂果,确保果树的健康生长。
浇水管理
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果树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过量的浇水会导致土壤过湿,影响根系呼吸和吸氧能力。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时间,可以确保果树有足够的水分供应,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施肥管理
立夏后是果树需肥高峰期,应适时追施高磷水溶肥、高钾水溶肥等,有机配无机,长效配速效。合理施肥可以为果树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果实的膨大和品质的提升,同时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
主要病虫害
立夏后,果树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霉心病、花腐病、白粉病、锈病、斑点落叶病等。科学防治病虫害,及时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果树的危害,确保果实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立夏后的果树管理重点包括叶片保护、枝条修剪、果实管理、根系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确保果树在夏季健康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立夏后判断果树是否进入花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1. 叶片与枝条:立夏后,果树春季生发的叶片基本成熟,开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春枝迅速从半木质化状态向完全木质化状态转变,继续旺盛生长,但不到“小满”时节不会停长。
2. 花芽分化:立夏后,果树开始花芽分化,幼果开始膨大,花基开始孕育。内源激素由地上向地下过渡,通过果实或种子进行。
3. 温度与气候:立夏标志着温和的春季结束,炎热的夏季到来。温度的升高和气候的变化会影响果树的生长节奏,促进花期的到来。
4. 树势与营养:树势的强弱、叶片的质量和数量、根系的生长状况都会影响花期的到来。叶片“大、黑、厚、亮”且数量充足,说明果树营养状况良好,有利于花期的到来。
5. 观察花期特征:可以通过观察果树开花的样子、花的数量和大小、落花的早晚等特征来判断是否进入花期。例如,苹果树花期一般持续1-2周,从初花期到盛花期再到落花期。
立夏后果树施肥的最佳时期和方法如下:
施肥最佳时期
夏季施肥:最佳时机在6月中旬到7月初,这个时期是果树的新梢停长后、花芽集中分化前,及时施肥可以促进幼果快速膨大和花芽分化。
施肥方法
根下追肥:以磷、钾类化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追肥数量根据树种、树龄、挂果量和基肥状况而定。施肥方法是在树冠垂直下线至内1米处进行圆圈挖穴,穴距30~40厘米,穴深15~20厘米,施后覆土。
叶面喷肥:在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喷肥,可以增强树势、促果膨大、提高品质。喷施浓度为硫酸铵0.2%、尿素0.3%~0.5%、硫酸钾0.3%、过磷酸钙1%~3%、磷酸二氢钾0.3%。
立夏后果树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监测与预警:定期巡查果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以便早期采取防治措施。
2. 综合运用防治手段: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物理防治:使用粘虫板、捕虫网等工具,直接捕捉害虫,或通过树干涂白防止害虫爬上树干。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但应遵循安全、高效、低毒的原则,并注意施药时机和施药方法。
3. 科学用药: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如代森锰锌、多菌灵、阿维菌素等,进行喷洒防治。
坚持轮换用药和交替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4. 农业防治:
按照果树标准化栽培要求加强水肥管理,遇雨及时排水降渍,设施栽培果园要保持通风透光,打造良好温湿度条件。
合理疏花疏果,保持科学负载,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
5. 及时清理病虫源:及时剪除发病枝条、蛀梢、病虫果并清理出果园外,减少病虫的传播和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