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风水文化中,杨筠松(杨救贫)所创的七十二龙分金法,被视为堪舆理气的核心精髓之一。其以六十甲子纳音配二十四山向,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形成72种分金格局,用以精准判断阴阳宅的坐向吉凶、旺衰得失。此法不仅要求对峦头形势的深刻理解,更需掌握理气分金的微妙变化,方能实现“天人合一”的风水理想。以下从分金原理、应用法则及实践要点三方面展开详述。
--
杨公72局分金的核心在于“补龙扶山纳水”。通过将罗盘上的二十四山向细化为72格分金,每格对应一个干支组合,并依据五行属性(金木水火土)与龙脉、山向、水口的生克关系,确定吉凶方位。例如,某龙脉属木,则需选择分金干支中能生助木气的组合(如壬寅、癸卯纳音金,金克木则凶;而甲寅、乙卯纳音水,水生木则吉)。此原理强调“龙为主,山为辅,水为证”,三者协调方能成局。
--
分金需符合“旺相”原则,即分金干支的纳音五行需与龙脉、山向的五行相生或比和。例如,子山午向属水,若龙脉为金局,则分金宜选纳音土(土生金)或金(比和)的干支,如庚戌、辛亥纳音金,可增强龙脉气势。
72局中存在“空亡线”(如甲子旬中戌亥为空亡),若分金落空亡,则阴阳二宅易犯孤虚之煞,主家运衰败。应用时须避开此类分金,选择“旺相线”或“贵人线”(如天乙贵人、文昌贵人方位)。
分金需与水口、砂峰方位结合。例如,分金若为壬子纳音木,而水口位于东南巽巳方(属火),则木生火,水火既济为吉;反之若水口克分金,则需调整坐向或增设水法设施(如水坝、水渠)以化煞。
--
杨公72局将二十四山每山分为三格分金,共72局。如子山分金为:甲子(海中金)、丙子(涧下水)、戊子(霹雳火)。应用时需根据龙脉走向选择对应分金。例如,子山午向若龙脉从坤申来(属水),则分金宜选丙子(水)或戊子(火,水火既济)。
分金不仅影响坐向吉凶,还决定阴阳宅的“坐度”。例如,壬山丙向的正针坐度为345°-15°,若选择分金为庚子(壁上土),则需确保分金线与坐向线重合,避免偏差导致“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
杨公风水强调“分金需合主家年命”。若主家属相为寅虎(纳音木),则分金宜选纳音水(水生木)或木(比和)的干支,如壬寅(金箔金,金克木则凶)、甲寅(大溪水)等,以增强福主运势。
--
杨公风水将72局分为上吉(12局)、中吉(36局)、下吉(12局)、凶局(12局)。上吉局如“乙丑(海中金)配艮山坤向”,中吉局如“丁卯(炉中火)配巽山乾向”,凶局如“癸亥(大海水)配午山子向”(水火相冲)。
空亡线(如甲子旬中戌亥)主孤寡,差错线(如干支相冲)主灾祸。应用时需以罗盘精确校准,避免分金线落入此类方位。
--
若正针分金不吉,可采用兼向分金(如子山兼壬或子山兼癸),通过微调坐度化解煞气。例如,子山午向正针分金为凶时,可兼壬(丙子分金)或兼癸(庚子分金),以合龙脉五行。
若分金已定但水口不利,可通过修整水路(如开渠引水)、增设水口砂(如石敢当)或种植风水树(如榕树、樟树)来化解。
--
杨公72局分金的应用,需以峦头为体、理气为用,结合实际地形灵活变通。唯有深谙其理,方能真正发挥风水之效,福泽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