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的中秋节习俗丰富多彩,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和活动。
月饼种类
几十年前,天津月饼主要有三类:用模子做出的“提浆”、表皮酥脆的“白皮儿”和粘满芝麻的“麻饼”,月饼馅有百果、五仁、豆沙和枣泥等。这些月饼不仅味道美味,更承载着天津人对中秋的深厚情感。
制作工艺
天津的月饼制作工艺独特,采用木雕工艺月饼模子,即便放到除夕夜,月饼表皮都不会变干变硬,被称为“团圆饼”。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天津人对月饼制作的精细和匠心。
拜月仪式
中秋之夜,各家在院中摆下桌案,上供月光神禡,供品有石榴、西瓜、苹果、月饼等,香烛黄表、千张元宝等一应俱全。家中妇女按长幼之序依次对月焚香叩拜,称为“拜月”。
拜月仪式不仅是向月神祈求平安和幸福,更是家庭团聚和女性表达情感的重要场合。
男性禁忌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天津地区的传统禁忌,男性不参与拜月仪式,体现了对月神的尊重和男女分工的明确。
河蟹文化
天津人中秋节喜欢吃河蟹,尤其是长脐蟹,讲究吃膏脂肥美的蟹肉。螃蟹不仅美味,还象征着丰收和富贵,是中秋节的重要美食。
螃蟹爬月
中秋节期间,天津有“螃蟹爬月”的习俗,将点燃的蜡烛绑在螃蟹背上,让其在院中爬行,以卜来年财运走向。这个习俗既是游戏,也是祈求财运的象征,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
兔儿爷的传说
兔儿爷是天津百姓对月宫捣药的玉兔的尊称,因相信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祥和和安宁。兔儿爷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家庭和谐与幸福的寄托。
供奉兔儿爷
中秋节期间,家家都要买只兔儿爷供在屋里,增加节日气氛。兔儿爷的供桌上摆满了时鲜瓜果、月饼糕点等。供奉兔儿爷不仅是对月神的敬仰,也是对家庭幸福和安宁的祈愿。
穿兔鞋
旧时天津的孩子们在中秋这天要穿兔鞋,戴兔帽,寓意驱邪祈福、健康长寿。这些服饰不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对孩子们健康和成长的祝福。
猜灯谜
中秋节期间,天津还有猜灯谜的习俗,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猜灯谜不仅是娱乐活动,更是增进家庭和朋友之间交流和感情的重要方式。
老天津的中秋节习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烙月饼、拜月、吃螃蟹、供兔儿爷等,也有独特的服饰和游戏活动。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天津人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也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
老天津中秋节的传统美食包括:
1. 月饼:天津月饼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用模子做出的“提浆”、表皮酥脆的“白皮儿”和粘满芝麻的“麻饼”。月饼馅有百果、五仁、豆沙和枣泥。最有名的月饼厂家有“祥德斋”和“桂顺斋”。老天津人家里都有一个做月饼的模子,图案上也有讲究,有“福禄寿喜”“月圆中秋”等字样,有的印有梅、兰、竹、菊或朱雀、白虎、青龙、玄武等图案。
2. 糖饼:八月十五吃糖饼的习俗可能最早起源于宋代,当时,为反抗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统治,民间将糖饼中塞入纸条,互相传递信息。后来,纸条逐渐被糖所取代,形成吃糖饼习俗。现在有些地区还保留着中秋节吃糖饼的风俗,中秋节吃到甜甜的糖饼,象征着生活的圆满、甜蜜和一家人团圆幸福。
3. 螃蟹:八月中秋,螃蟹应节上市,在中秋节这天,天津人全家要在一起吃螃蟹,尤其喜欢吃河蟹,还讲究吃膏脂肥美的长脐。天津人吃河蟹素有“七尖八团”之说,所谓“七尖”就是雄蟹(长脐)在七月里满腔脂肪,肉肥味美;“八团”是说中秋节前后的雌蟹(圆脐)满黄顶盖肥,堪称上品。
4. 兔儿爷:兔儿爷是天津百姓对传说中月宫捣药的玉兔儿之尊称。因相信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祥和和安宁,故此,中秋佳节,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要买只兔儿爷供在屋里,增加节日气氛。
天津卫中秋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不仅增添了节日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民间传说:
1. 兔儿爷的传说:
兔儿爷是京津地区百姓对传说中伴随月宫嫦娥的玉兔的尊称。人们相信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祥和和安宁,因此在中秋佳节要买只兔儿爷供在屋里,增加节日气氛。兔儿爷的形象通常是金盔金甲,手持捣药铁杵,威风凛凛,象征着健康长寿和驱邪祈福。
2. 螃蟹爬月的传说:
在中秋节这天,天津人会在院中举行“螃蟹爬月”的仪式。人们买回几只肥蟹,养在盆中,中秋月圆之时,用制钱包裹浸油纸捻,绑在螃蟹背上,点燃后放到院中,任其四处爬行,以卜来年财运走向。若螃蟹向屋内爬行,则预示来年财源广进,如向院外爬行则预示来年无财。
3. 拜月的传说:
拜月是旧时天津中秋节的重头戏。中秋之夜,各家在院中摆下桌案,上供月光神码,供品有石榴、西瓜、苹果、月饼等物。家中妇女按长幼之序依次对月焚香叩拜,祈求全家平安。由于传说中的太阴星君是妇女的偶像,掌管人间妇女婚配怀孕生子等诸事,因此拜月成为女人的专有仪式。
4. 糖兔子的传说:
在中秋节期间,天津人还有买糖“兔儿爷”的习俗。糖兔的制法是将白砂糖熬制返砂后,用模子浇灌成型,雪白的兔子糖再用食红点上两个红眼,外形讨人喜欢。孩子们拿着既能当玩具,玩够了又能当糖吃,这是中秋节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老天津中秋节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
1. 烙月饼:天津人每家每户都有月饼模子,家庭主妇自制月饼,称为“家常烙”。月饼的种类有“提浆”、“白皮儿”和“麻饼”,馅料有百果、五仁、豆沙和枣泥。
2. 供兔儿爷:兔儿爷是天津百姓对月宫玉兔的尊称,人们相信兔儿爷能带来祥和和安宁,因此在中秋佳节供奉兔儿爷,增加节日气氛。
3. 穿兔鞋:旧时天津的孩子们在中秋这天要穿兔鞋,戴兔帽,寓意驱邪祈福、健康长寿。
4. 拜月:中秋之夜,各家在院中摆下桌案,供奉月神,妇女们按长幼之序依次对月焚香叩拜,祈求全家平安。
5. 爬月:中秋之夜,人们会在螃蟹身上系上点燃的纸捻,任其在院中爬行,以此卜测来年的财运。
6. 吃螃蟹:中秋节是吃河蟹的好时节,天津人讲究“七尖八团”,即七月吃尖脐蟹,八月吃团脐蟹。
7. 猜灯谜:在花好月圆之夜猜灯谜也是天津中秋的特一,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