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派之一,全真教的创始人是谁

小编

全真教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创立于金代初年,由王重阳创立。以下将详细介绍王重阳的生平、全真教的主要教义及其历史影响。

生平背景

出生与早年经历:王重阳(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他出身于一个富庶家庭,自幼接受儒家思想,后因金人南侵,弃文习武,曾任监管酒税的小官,因怀才不遇而辞官入道修行。

遇仙与悟道:金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阳在甘河镇遇吕洞宾和汉钟离,得授金丹口诀,从此悟道出家。他在终南山南时村挖“活死人墓”隐居修炼,并于大定七年(1167年)东出潼关,赴山东传道。

思想与教义

三教合一: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强调三教的核心都是“道”。

内丹修炼:全真教注重内丹修炼,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强调通过修炼心性,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

戒律与修行:全真教制定了一系列戒律,要求道士出家住观,不蓄妻室、不结婚生子,并遵守清规戒律,强调清静无为、少私寡欲。

三教合一

王重阳提出三教合一的思想,认为儒、释、道的核心都是“道”,主张读《道德经》、《清静经》、《般若心经》等经典,兼采道、佛、儒三教经典。

性命双修

全真教强调性命双修,先修性后命,通过修炼心性,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然后调整呼吸,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清静无为

道教教派之一,全真教的创始人是谁

全真教倡导清静无为,少思寡欲,强调通过修炼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济世利人

全真教强调济世利人,要求道士不仅要修炼心性,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

初创与发展

创教初期:王重阳在山东创立全真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

鼎盛时期:在丘处机的带领下,全真教在元朝时期达到鼎盛,丘处机西行觐见成吉思汗,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

现代发展

全真教在现代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传承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继续弘扬内丹修炼和三教合一的思想。

传承与影响

传承:全真教在现代继续传承,主要在道教内部传播,强调内丹修炼和道德修行。

影响:全真教的教义和实践方式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在强调心理健康和道德修养方面。

全真教由王重阳创立于金代初年,主张三教合一、性命双修、清静无为和济世利人。它在历史上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在道教内部和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内丹修炼和道德修行,全真教强调个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责任,继续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提供指导。

全真教的主要教义包括:

三教合一:全真教主张儒、道、释三教的融合,认为三教的核心都是“道”,并鼓励信徒研读《道德经》、《清静经》、《般若心经》和《孝经》等经典。

性命双修:全真教强调内丹修炼,主张通过修炼心性和身体来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先修性后修命。

功行并重:全真教不仅注重个人的修行,还强调济世利人的德行,认为有功无行难以成就道果,功行兼备才是真人的标准。

清净恬淡:全真教倡导清净的生活方式,道士需出家,遵守严格的戒律,过简朴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

重视道德:全真教强调儒家的道德,尤其是忠君孝亲,认为这是修行和业力积累的基础。

全真教与道教其他教派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教义、修行方式、戒律、组织结构、生活规范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对比分析:

教义

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强调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正一教:强调符箓斋醮,降神驱魔,祈福禳灾,改善命运不顺,通过使人止恶行善,了结因果这样的方式积累功德,并修炼自己的心性,返璞归真,从而得道超凡。

修行方式

全真教:以内丹修炼为主,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

正一教:以符箓斋醮为主,注重符箓、咒语的使用,进行祈福禳灾,驱鬼降妖等活动。

戒律

全真教:戒律严格,要求道士出家住观,不娶妻,不食荤,不饮酒,严格遵守清规戒律。

正一教:戒律相对宽松,道士可以居家修行,可以娶妻生子,饮食方面除了不吃牛肉、狗肉等特定食物外,没有严格的素食要求。

组织结构

全真教:组织结构严密,多为十方丛林制,庙产公有,道士需通过考核手续,挂单居留,遵循严格的传承方式。

正一教:组织结构相对松散,以龙虎宗为主干,集合融汇诸符箓派而成的符箓大派,具有联盟性质。

生活规范

全真教:道士需出家,常住宫观清修,吃素忌荤,不蓄妻,束发留须,严格遵守戒律。

正一教:道士可以不出家,有家室,可食荤,平时可以穿俗装,不束发留须,生活相对世俗化。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全真教被描绘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道教门派。以下是关于全真教在金庸小说中的表现和影响:

全真教在金庸小说中的表现

创始人王重阳:被塑造为一位武学和道学兼修的传奇人物,他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以其卓越的武功和深厚的道学造诣而受到广泛尊敬。

全真七子:作为王重阳的弟子,他们在小说中展现了多样的性格特点和武学风格,是全真教的核心力量。

武功与阵法:全真教以“天罡北斗阵”等精妙武学和阵法闻名于江湖,这些武学和阵法在小说中多次被描绘为对抗强敌的重要手段。

全真教在金庸小说中的影响

对武林的影响:全真教在小说中多次担任重要角色,其武学和道学思想对其他门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全真教被视为武林正道的代表。

对历史事件的反映:虽然金庸小说中的全真教与真实历史有所出入,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门派纷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历史背景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