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书馆在哪里,武汉大学图书馆规模

小编

武汉大学图书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八一路299号,占地面积广阔,设施完善,服务种类繁多,是武汉大学的重要学术资源和文化中心。

地址信息

武汉大学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八一路299号。该地址位于武汉大学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边有多个教学楼和宿舍区,方便师生前往使用图书馆资源。

周边环境

图书馆周围环境优美,毗邻万林艺术博物馆和樱顶老图书馆,周边有梅园食堂和樱园食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配套设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得图书馆成为师生学习、研究和休闲的理想场所。

建筑面积

截至2023年底,武汉大学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为77389平方米,资料室为14242平方米,总服务面积达到113580平方米。

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宏大,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大量读者的使用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藏书量

截至2023年底,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总量达2282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共732万册,电子图书1302万册,电子期刊248万册。

丰富的藏书量为师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资源,支持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服务种类

武汉大学图书馆提供多种现代化服务手段,包括外借、阅览、听音收视、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课题查新、读者教育、馆际互借、文献复制、文献传递等。

多样化的服务种类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现代化设施

图书馆引入了先进的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读设备和智慧服务系统,如座位预约管理系统、资源发现系统和电子资源管理平台等。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引入提高了读者的使用体验,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武汉大学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八一路299号,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面积宏大,藏书丰富。图书馆提供多种现代化服务手段,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大量读者的使用需求,是武汉大学的重要学术资源和文化中心。

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根据区域和日期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的开放时间安排:

总馆开放时间

日常开放时间:07:00-22:30

期末月部分区域全天候开放:夜间开放时间为22:45-次日07:00

寒暑假开放时间:一般正常开放,具体时间可关注“武汉大学图书馆”公众号通知

信息科学分馆开放时间

总服务台:正常工作日08:00-11:30,14:30-17:30(夏令时),14:00-17:00(冬令时)

其他区域:07:00-22:30,其中3C创客空间和24小时开放期间为07:00-22:30,23:00-07:00

医学分馆开放时间

总服务台:08:00-18:30

学科服务:正常工作日08:00-11:30,14:30-17:30(夏令时),14:00-17:00(冬令时)

其他区域:07:00-22:30,其中外文图书借阅区为07:00-18:30

寒暑假及节假日开放时间

寒假期间:总馆开放时间为8:30—21:00,其中1月27日至2月4日闭馆

暑假期间:具体开放时间可关注“武汉大学图书馆”公众号通知

武汉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和特色藏书如下:

藏书量

总藏书量:截至2023年底,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总量达到2282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共732万册,包括图书604万册、报刊合订本88万册、地图、声像、缩微资料18万件、学位论文22万册;电子图书1302万册,电子期刊248万册。

古籍藏书量:图书馆藏有古籍20余万册,其中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6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武汉大学图书馆在哪里,武汉大学图书馆规模

特色藏书

古籍和善本:武汉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古籍和善本,特别是线装古籍近20万册,善本800余种,其中6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特色分馆藏书:

文理分馆:以中文、历史、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等方面的理论性书刊为收藏重点,馆藏文献总量达330万册。

工学分馆:侧重于水利、水电、电力、机械、能源动力工程、土木建筑和城市建设等专业文献,收藏文献总量约70万册。

信息科学分馆:主要收藏自然地理、地图、天文学、测绘学、地球物理、地质学、海洋、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光学、包装工程、摄影技术、印刷工业、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文献,收藏文献约80万册。

医学分馆:馆藏图书总量约35万册,期刊3400余种,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等学科专业的文献。

武汉大学图书馆在自动化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动化建设

1. 自助借还书系统:

图书馆引入了自助借还书系统,实现了24小时自助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借阅需求。

2. 电子阅览室和移动图书馆:

图书馆配备了高性能的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在线学习和研究环境。

移动图书馆通过手机APP,让读者随时随地了解图书馆动态、检索资源、预约座位,实现了服务的移动化和个性化。

3. 通借通还制度:

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制度,读者可以在任意分馆借阅图书,并在其他分馆归还,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借阅体验。

数字化建设

1. 丰富的电子资源:

图书馆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总量已超过200万种,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2. 古籍数字化:

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完成近400部古籍的全文书影扫描工作,图片存储总容量超过8TB。

建立了“武汉大学古籍保护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古籍工作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包括庋藏、阅览、编目、修复、整理等。

3. 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拥有多个特色数据库,如武汉大学数字图书馆、武汉大学古籍数据库等,收录了大量珍贵文献,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便捷的学术资源。

4. 智慧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注重智能化建设,引入了多项先进设施,如自助借还书系统、电子阅览室、移动图书馆等,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