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在这个时节,人们会根据传统习俗选择一些特定的食物来滋补身体,应对天气变化。以下是关于白露节气的传统饮食习俗和推荐的养生饮食。
白露茶
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口感甘醇。
白露茶不仅味道独特,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适合在秋季饮用,有助于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
龙眼
在福建福州等地,白露时节有吃龙眼的习俗。龙眼被认为有大补身体的奇效,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白露时龙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适合此时食用。龙眼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改善贫血和失眠症状。
红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以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
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等多种功效,适合在秋季食用,有助于增强体质。
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于白露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乌骨白毛鸡或鸭子具有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的功效,适合在秋季食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滋补身体。
白露米酒
在湖南资兴、江苏和浙江等地,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米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白露米酒性质温和,适合在秋季饮用,有助于增进食欲和补充能量。
莲子百合煲
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加水煲熟,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功效:滋阴润燥,调和脾胃,清心安神。莲子百合煲是一道适合秋季食用的养生汤品,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的作用,适合在白露时节食用。
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银耳50克,煮成粥。功效:生津润燥,清咽利喉,滋阴健脾胃。山药薏苡仁粥是一道营养丰富的粥品,适合在秋季食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和润燥生津。
红枣百合核桃粥
糯米100克,百合、红枣、核桃仁各20克,煮成粥。功效:滋阴润燥,调和脾胃,清心安神。红枣百合核桃粥是一道富含多种营养的养生粥品,适合在秋季食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润燥生津。
白露时节的传统饮食习俗丰富多彩,包括喝白露茶、吃龙眼、红薯、乌骨白毛鸡或鸭子和白露米酒等。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具有滋补身体、润燥生津的功效。结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适当增加蔬菜水果、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控制糖分摄入,可以更好地享受白露时节的美食和文化。
白露节气,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传统,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地区特色美食:
南方地区
1. 白露米酒:
地区: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特点: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温中含热,适合秋季饮用。
2. 白露茶:
地区: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
特点: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甘醇清香,既无春茶之苦,也无夏茶之涩。
3. 红薯:
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特点:白露时节红薯成熟,常见的吃法有烤红薯、红薯糖水和红薯粥,口感甘甜,滋补身体。
北方地区
1. 肉饼:
地区:北京、河北等地。
特点:用肉馅做饼,寓意团圆和喜庆,常见的有牛肉饼、猪肉饼等。
2. 饺子:
地区:全国各地均有。
特点:白露节气吃饺子,寓意幸福美满,常见的有猪肉大葱水饺等。
江南地区
1. 莲藕与菱角:
地区:江苏、浙江等地。
特点:白露时节莲藕和菱角丰收,常见的吃法有清炒莲藕、红烧菱角等。
2. 鳗鱼:
地区:苏州、上海等地。
特点:白露时节吃鳗鱼,有“白露鳗鲡霜降蟹”的说法,鳗鱼肉质鲜美,滋补身体。
福建地区
1. 龙眼:
地区:福建福州等地。
特点:白露时节龙眼成熟,民间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认为此时吃龙眼可以滋补身体。
浙江地区
1. 十样白:
地区:温州、苍南等地。
特点:采集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芍、白术等),与乌骨鸡或老鸭一同炖汤,滋补身体,去风气。
白露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白露日传统民俗活动:
收清露
活动介绍:在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人们认为秋天的露水清亮无污染,饮用后对人体有益,能够延年益寿。
历史背景:这一习俗源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记载了秋露的多种功效,如“令人延年不饥”、“愈百病”等。
饮白露茶
活动介绍: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生长佳期,茶味甘醇,深受老茶客喜爱。
历史背景:南京等地的老茶客特别青睐白露茶,认为此时喝茶能够避免“秋燥”,达到养生的目的。
酿白露米酒
活动介绍:在南方许多地区,白露节气有酿米酒的习俗,称为“白露米酒”。米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常用于待客。
历史背景:白露米酒的酿制历史悠久,旧时苏浙一带的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南京城里酒店里也曾有零拷的白露米酒。
祭禹王
活动介绍:太湖畔的渔民在白露时节会举行盛大的祭禹王活动,称为“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渔民们希望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历史背景:祭禹王的习俗历史悠久,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都会举行,其中以清明和白露的规模最大,历时一周。
吃龙眼
活动介绍: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习俗。龙眼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民间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历史背景:龙眼在白露时节个大味甜,口感极佳,福州人习惯在这一天食用,以滋补身体。
采“十样白”
活动介绍:在浙江温州等地,白露节气有采集“十样白”的习俗。所谓“十样白”,是指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芍、白术、白茯苓等,用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历史背景:这一习俗与白露节气的“白”字相对应,体现了人们希望通过食用草药来强身健体的愿望。
秋社
活动介绍:秋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举行。人们通过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和安宁。
历史背景:秋社历史悠久,宋代时礼俗已十分繁盛,人们在这一天准备食物糕点、饮酒欢畅,已出嫁的女子会带着孩子回娘家探望父母,称为“归宁”。
打枣
活动介绍:白露前后,农家开始收枣,用竹竿轻轻敲打枣树,以减轻对枣树的伤害,确保来年产量。
历史背景: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农作物的珍惜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体现了传统的农耕文化。
白露节气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饮食调养
滋阴润燥:白露时节气候干燥,应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雪梨、百合、银耳、蜂蜜、藕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咽干等症状。
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苹果、葡萄、菠菜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白露茶:在白露时节饮用白露茶,有助于润肺生津。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起居调养

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早睡可以养阴,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生发。
保暖避寒:白露后天气转凉,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背部及足部。民间有“白露身不露”的说法,避免寒邪入侵。
睡前泡脚: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以促进心肾相交,改善睡眠质量。
运动调养
适度运动:白露时节适合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轻度运动,以增强体质,调养肺气。
动静结合:在进行运动锻炼的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情志调养
保持平和心态:秋季容易使人产生悲秋之情,应重视情志调摄,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其他养生小妙招
收清露: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认为秋露具有润肺止咳、美容养颜的功效。
祭土地:在白露节气,很多地方有祭土地的习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