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斜斜地照在老茶馆的玻璃窗上,68和86这两个数字被茶客们用沾着水渍的手指反复写在木桌上。穿灰布衫的老人突然笑出声:"两个数倒过来,价钱差出两笼蟹黄包呢。"
86更旺财
若是把这两个数字拆开来看,6加8等于14,8加6也等于14,表面上能量相当。但要是把数字立起来瞧,事情就有些意思了。68躺下像溜滑梯,钱财容易溜走;86站着像两座粮仓,底下还踩着稳当的踏板。旧时钱庄伙计记账就发现,尾数带86的账本,往往能多出三五个铜板的盈余。
数字会呼吸
菜市场卖鱼的王婶有本发黄的记事簿,记录着三十年来每天的收入。逢8的日子总比6的日子多卖两三条鱼,这规律比农历节气还准。有次台风天,挂6号风球那日生意冷清,改挂8号风球反而来了批囤货的饭店采买。数字的气息会随着人们的念想流动,就像河底的鹅卵石,被水流打磨得越来越圆润。
老话有新解
"七上八下"这句老话,放在钱袋子上要反着听。早年间走街串巷的货郎都懂,标价7角的货物要搭配8角的卖,反而销得快。茶叶铺的罐子最能说明问题:第二贵的茶永远标86文,比68文的销量多出整三成。买茶人摸着荷包嘀咕"横竖都过了半吊钱",手指头自发就往高处够。
时辰见证
古玩街的清晨总在六点零八分迎来第一波客人,但真正的行家都熬到八点十六分才露面。有个收旧书的老先生注意到,六点成交的多是散客,八点来的却能掏出整卷银票。连巷口的麻雀都摸清门道,这个钟点总聚在当铺屋檐下,等着啄食主顾们验银时掉落的点心渣。
意外之财
去年除夕守岁,城南布庄忘记改价签,把86文一尺的绸缎错标成68文。结果初一早上涌进来的顾客,反倒让库存清得比往年倍。后来账房先生拨着算盘才恍然大悟——客人觉得捡了便宜多买三倍,实际总价还比往年高出一截。这差错像颗发酸的梅子,嚼到最后竟尝出甜味。
雨滴开始敲打茶馆的窗棂,老人用袖子抹去桌上的水痕。玻璃窗外,两个穿西装的男人正为车牌尾号争执,一个举着68的牌子,一个攥着86的收据。茶壶嘴冒着白汽,隐约组成了某个熟悉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