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贴春联,家家户户都想讨个头。"财源广进"和"福寿双全"这对老搭档常出现在红纸上,一个金灿灿地挂在商铺门口,一个暖融融地贴在老人家门框。这两个词像两碗不同馅料的饺子,看着都喜庆,嚼起来滋味却大不相同。
福寿更胜一筹
要论吉祥的厚度,"福寿双全"就像老茶壶里炖着的陈年普洱,越品越有滋味。它把人生最实在的盼头——平安顺遂和健康长寿,熬成了一锅浓汤。有老人的人家最爱这个,看见这两字就像看见八仙桌上摆着的寿桃,白里透红透着股踏实劲儿。钱挣得再多,不如晚上睡得安稳;买卖做得再大,不及清早能中气十足喝碗粥。这种吉祥是渗进骨子里的,就像腊月里晒透的棉被,盖在身上从脚底板暖到心窝子。
财神爷的红纸金粉确实晃眼,"财源广进"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贴在柜台后头能让人算账时都多三分劲头。但这吉祥话像刚出锅的糖油果子,趁热吃着香,凉了容易硌牙。生意场上的今天赚明天赔谁都说不准,更别说那些为三斗米折腰的辛苦钱。见过太多人对着这四字拜了又拜,倒不如菜市场卖豆腐的老夫妻,每天收摊时相互搀着慢慢走回家来得实在。
"福寿双全"的妙处在于它不争不抢。它不像金银财宝会招人惦记,倒像件半旧棉袄,平时不显山露水,三九天往身上一裹就知道好处。身子骨硬朗,吃嘛嘛香,儿孙绕膝说说笑笑,这种日子给个金山都不换。您看那古往今来的老寿星,哪个是天天扒拉着算盘珠子过的?都是粗茶淡饭里养出的好气色。
再说这"双全"二字用得巧。福和寿就像人的两条腿,少哪条都走不利索。光有福气没寿数,好比一桌好菜刚上齐就散了席;空活得长却没福分,又像守着口不出水的枯井过日子。这两样凑齐了,日子才能像老树发新芽,一年比一年有盼头。
商铺老板们当然可以继续贴他们的"财源广进",毕竟开门做生意总要图个热闹。但要论真正过日子的门道,还是那对褪了色的"福寿双全"更经得起琢磨。它不教你怎样盆满钵满,倒是提醒怎么细水长流;不说荣华富贵如何风光,只道柴米油盐里的长久安然。这种吉祥不闪金光,却能照得人心里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