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商业街上,两家美甲店隔街对望——左边是"金运美甲"的金字招牌晃着光,右边"财神到"三个大红字底下还蹲着个咧嘴笑的卡通财神。附近奶茶店的老板娘边擦杯子边说:"这两家天天变着花样搞活动,倒要看看财神爷更疼谁。"
流水见分晓
蹲点半个月发现,工作日下午"金运"的客流量稳定在20人左右,而"财神到"总能多出五六位。有意思的是,每逢农历带六、八的日子,"财神到"门口等着做指甲的姑娘能排到隔壁店,穿红衣服的顾客特别多。收银台数据显示,两家单价相差不到十块钱,但"财神到"的会员充值金额平均高出23%。
红包赛高下
春节前一周成了关键战场。"金运"在玻璃门上贴了"招财进宝"静电贴,扫码关注送金色福袋;"财神到"直接让员工扮成财神爷,进店就塞红包(里头是第二杯半价券)。结果"财神到"当天营业额破万,有个阿姨做了388元的镶钻款还说:"红包摸着就喜庆,当给财神爷回礼了!"
颜色定输赢
观察两百多位顾客的选择,"金运"的香槟金和玫瑰金卖得最好,但"财神到"正红色的销量是前者的两倍。美甲师透露:"很多客人点名要‘发财红’,做完还要在无名指贴金元宝贴纸。"更绝的是,"财神到"把收款提示音改成了铜钱声响,常惹得路人伸头张望。
玄学加成
两家店其实都懂门道。"金运"在收银台摆了水晶招财树,"财神到"则在每天早会上集体喊"开单大吉"。但隔壁便利店老板说了大实话:"‘财神到’这名字就像天天在过年初五,我老婆做个指甲发朋友圈,定位显示店名都觉得自己要转运。"
最后一锤定音的是情人节数据——当天"财神到"推出的"桃花招财"双色套餐,销量比"金运"的"真爱千金"系列多了近四成。看来在讨彩头这件事上,具象化的财神爷还是比抽象的金运更得人心。现在"金运"的员工们也偷偷管自家店叫"小财神"了,毕竟做生意嘛,吉祥话永远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