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户,阳光洒在院子里,金银花绕着墙角开得正好,枝叶间偶尔闪过麻雀的影子。日子就这么过着,心里却总盼着——不求大富大贵,只愿家宅平安,手头宽裕些,这便是老百姓最实在的念想。
踏实赚钱是根本
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瞧那些街边的小摊贩,天没亮就支起炉子;田里的庄稼人,裤腿沾满泥星子也不歇晌。财气就像春雨,得先松土播种才能等来滋润。见过有人总盯着别人口袋眼红,自己却连算账的本子都懒得翻,这哪能旺得起来?倒不如定下心神,把手艺练精,力气使对地方。日子长了,钱自然跟着勤快人走。
节俭不是抠门
老话说"聚沙成塔",柜底攒下的铜板,关键时刻能顶大用场。但省钱也得讲章法——该添的棉衣不能少,隔夜的馊饭绝不能吃。会当家的人,买肉知道挑肥瘦,修房懂得留余料。钱要流动才有活气,就像院里的井水,光存着会发臭,常打常用反而清亮。那些为充面子乱撒钱的,往往半夜对着空钱包叹气。
和气才是招财猫
家里要是整天摔碗骂街,财神爷路过都得绕道走。邻居家儿子媳妇吵架那阵子,养的鸡都不爱下蛋。后来小两口和好了,老爷子在门前种了棵橘树,今年枝头挂满果,赶集还能卖个好价钱。人与人相处就像煮粥,火候太猛容易糊锅,温着火慢熬才出米油。笑模样比金元宝更招福气,这话真不假。
惜福才能长久
见过暴富的人买金镯子给狗戴,不出三年就败光了家底。钱这东西,挣得多不如守得住。镇上开粮铺的李家,五代人守着"赚十文存一文"的老规矩,战乱年月都能周济乡亲。现在孩子考上洋学堂,老宅翻新时还从梁上摸出光绪年的铜钱。真正的富贵像老树生根,得把养分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暮色染红灶台时,老太太往财神像前换了新供果。其实哪用天天烧高香,能把饭碗端稳当,被窝里睡得踏实,梁上燕子年年回来做窝——这就是老百姓的丁财两旺。富贵不在金玉满堂,而在早晨推开门时,能对着满院晨光说一句:"今儿又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