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石榴树又结满了果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隔壁阿婆说这是好兆头,就像老话讲的——日子要过得红火,总得先有个盼头。这般光景,倒让我想起那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丁财两旺。
人勤春早
泥土味儿混着晨露的清香,最早赶集的人已经把扁担压成了弯月亮。谁家灶台的火不是天没亮就烧起来的?想要锅里总有热饭,手上就不能闲着。见过养蜂人没有?那群小东西从开春忙到落雪,翅膀扇动的次数比人眨眼还多。日子过得兴旺的,往往在别人数星星的时候,他们已经磨快了镰刀。
家和运道
旧木门轴转起来吱呀响,却总透着股热乎劲儿。窗台上晒着的辣椒串红得晃眼,檐下的燕子年年来做窝。要说聚财的诀窍,倒不如说是把"和气"二字腌进了咸菜缸里——夫妻俩一个拌馅儿一个擀皮,包出来的饺子都比别家的圆润。钱财这东西怪得很,专爱往笑声多的门缝里钻。
细水长流
镇东头李记酱油铺挂着百年老匾,发酵缸沿上的盐花结了又刮,刮了又结。真正的富足不是暴雨冲出来的沟壑,而是屋檐滴水年年凿穿的石头纹路。见过茶马古道上的驼队没?最耐走的骆驼从不急着狂奔,背上的盐茶却总能送到最远的寨子。
舍得方圆
八月十五的米糕总要分给左邻右舍,谁家孩子考上学堂全巷子都送鸡蛋。看似亏了秤头,殊不知人情比铜钱重三分。池塘要活就得通外河,老辈人管这叫"财路要铺得开"。庙会上撒铜板的习俗有意思——扔出去的是小钱,接住的是千百张笑脸化成的福气。
暮色染红砖墙时,卖糖人的老汉收摊前总要留两支给跑来看热闹的娃娃。这丁财两旺的讲究,说到底不过是柴米油盐里熬出来的智慧:人丁像春韭般一茬茬冒尖,钱财似磨盘转得稳当,全凭着踏实二字垫在底下。不信你看灶王爷画像两边,贴着的不正是这对吉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