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拜财神,可翻看黄历却发现南北方的财神诞辰竟差着日子。老人们说"北三月十五,南正月初五",这其中的门道,倒比红包里的压岁钱还让人好奇。
生日不同的根儿
说白了就像同名的两个人。北方拜的是赵公明,那位骑着黑虎执钢鞭的正牌武财神,传说他三月十五得道成仙。南方供的却是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出门五路皆得财"的彩头,讲究正月初五迎财神。两厢差的不是日历,压根儿拜的就是不同路神仙。
日子里的农耕经
三月间北方冻土刚化开,农户添置农具、商队重启贩运,恰是需要财神关照的当口。而江南正月里商铺初开张,船家新年第一桨,抢在"破五"接财神更像开工仪式。就像北方吃饺子要蘸醋,南方偏爱酱油碟,看似分歧,实则都是为着顺应当地活计。
黄历背后的生意经
老辈商人最懂这里头关窍。晋商票号拜赵公明,看中他公平守信;徽商敬五路神,因走南闯北需多方照应。就连供品也露了馅——北方供整猪整羊显诚心,南方摆金元宝模型图利市。说到底,拜的哪是泥塑木雕,分明是各自心里那本生意经。
如今都讲究随俗
现在倒是简单,超市里卖的财神像都长着差不多的脸。北方商场初五也放鞭炮,南方公司三月亦发利是。就像鸳鸯锅里红汤白汤总归要沸腾,人们早悟透了:哪天拜不要紧,心诚则灵才是真章。倒应了那句老话——财神不入急门,却爱进和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