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檐角铜铃无风自动,三更天的月光漏进窗缝时,总能瞧见地上散着几枚泛青的铜钱——老一辈人说,这是"那几位"来串门了。
阴财阳受
旧时商铺开张前,掌柜的总要往房梁上压五枚乾隆通宝。金木水火土五路财神走得是正经路子,可偏有人嫌香火供奉来得慢,便打起了歪主意。西南山里有种古怪仪式,用沾了鸡血的黄纸折成轿辇模样,子时摆在十字路口,次日清晨准能拾着碎银角子。但得银钱的人家,总会莫名其妙少些东西——或是灶台上的豁口碗,或是孩童的红肚兜。
小鬼搬库
茶楼说书人常讲,古时候有个米铺老板总在仓房听见簌簌声。某夜扒着门缝,只见五个黑影骑着板凳当马,把粮堆垒成宝塔状。后来才知是他祖父当年养过"财伥",这东西专爱在寅时挪动货物,被它碰过的米袋会结蛛网状的霜。如今某些老宅地砖下还能挖出拳头大的空陶罐,里头残留着糯米饭馊掉的味道。
借道不借运
夜市摆摊的崔婆子有桩秘密——她装零钱的铁盒底层永远留着五个铜板。据说是二十年前有个穿蓑衣的矮个儿男人,用这五个钱买了她最后三根油条。当晚装钱的抽屉里哗啦啦响到天亮,第二天就多了整串开元通宝。但崔婆子这些年始终不敢挪动那五个铜板,她总瞧见装钱的搪瓷缸边沿,留着几道淡灰色的指印。
水局倒影
江南水乡至今流传着"请船仙"的法子:在装满清水的铜盆边沿贴上五色布条,盆底压张写了生辰八字的红纸。据说盆水会无端泛起涟漪,接着就能听见当铺里那种算盘响。但用过这法子的人家,往后每逢梅雨天,总能在屋角发现潮湿的脚印,像是有人穿着布鞋在反复转圈。
活契死押
最邪性的当属"寄库钱"——把写了姓名的红绳系在古钱上,埋进老坟堆的东南角。确实有人因此突然暴富,但这些人的账本总会出现诡异记录:某月十五支出一笔"阴司利钱",某年霜降注明"还小鬼绦三条"。更蹊跷的是,他们临终前总会拼命撕扯衣领,仿佛脖颈上绕着看不见的绳索。
晨雾未散时,若是看见石板路上有梅花般的泥脚印,懂行的老人会往那方向撒把粗盐。世间财运从来公平,借了不该借的,终归要连本带利还回去——只不过来收债的,未必是阳间的账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