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体现了潮汕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以下是潮汕春节的一些主要习俗和活动。
祭明
送灶神: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会打扫厨房,摆上供品如大米、潮州柑、甜糯米糍等,烧纸钱送灶神上天述职。
祭拜祖先:除夕夜,潮汕人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营老爷
正月初四,潮汕各村会举行“营老爷”活动,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由村民抬着游村走巷,接受百姓的瞻仰,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合族平安。
年夜饭准备
丰富多样的菜品:年夜饭是潮汕春节的重头戏,常见的菜品包括卤鹅、牛肉丸、鱼丸、蚶等,寓意着年年有余、团团圆圆。
传统美食:潮汕粿品如红桃粿、鼠麴粿等也是年夜饭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吉祥如意和长寿安康。
守岁
除夕夜,潮汕人会守岁,等待新年钟声敲响,象征着驱走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
正月初一,潮汕人会早起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晚辈发红包,称为“压岁钱”,寓意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压岁钱
压岁钱不仅是对晚辈的祝福,也是对长辈的孝敬,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恩。
英歌舞
英歌舞是潮汕春节的重要民俗活动,融合了舞蹈、武术和戏曲,表演气势豪壮,寓意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游神和赛大猪
正月初四,潮汕各村会举行游神活动,抬着神像游村走巷,祈求平安顺境。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赛大猪活动,象征着来年兴旺发达。
潮汕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从祭祀祖先、准备年夜饭、守岁到拜年、压岁钱,再到各种特色民俗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年味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潮汕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新年的期待,也展示了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潮汕地区春节的独特习俗丰富多样,体现了潮汕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潮汕春节习俗:
1. 送神上天(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潮汕人会举行送灶神的仪式,灶神被称为“司命公”。人们会打扫厨房,摆上大米、潮州柑、甜糯米糍、纸马纸鹤等供品,然后点燃鞭炮,恭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
2. 贴门神春联: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贴上门神和对联。门神通常绘制的是神荼、郁垒或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历史人物,寓意驱邪避灾。春联则反映了潮汕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
3. 吃团年饭:
除夕夜,家人团聚一堂,享用丰盛的团年饭。饭前要先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团年饭的菜肴丰富多样,寓意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4. 迎财神放鞭炮:
正月初一凌晨,潮汕人会举行迎财神的仪式,燃放鞭炮,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鞭炮声此起彼伏,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5. 英歌舞: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表演之一,融合了舞蹈、武术、戏曲等元素。舞者们身着鲜艳的古装,手持木棒,表演梁山好汉的故事,节奏明快,气势磅礴。
6. 游神(营老爷):
正月初二开始,各村各寨会举行游神活动,神明金身被请出庙宇,巡游乡里。游神队伍中有舞狮、舞龙、布马舞、英歌舞等多种表演形式,热闹非凡。
7. 赛大猪:
这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民俗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各家各户会养一头大猪,比赛谁家的猪最肥最壮,寓意着来年的丰收和富裕。
8. 穿蔗巷:
在潮州湘桥区磷溪镇溪口村,正月初十六会举行“穿蔗巷”活动。村民们在甘蔗上挂上灯笼,寓意着生活甜蜜、人丁兴旺。
9. 烧火龙:
正月十五元宵节,潮汕地区会举行烧火龙活动。舞龙者在身上绑上烟花,随着龙舞动,烟花四溅,场面壮观,寓意驱邪避灾、祈求平安。
潮汕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不仅体现了潮汕人对美食的热爱,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以下是一些潮汕春节食俗的特别之处:
糕点类
鼠曲粿:用鼠曲草捣汁和米粉制成,寓意祛病消灾。
红桃粿:象征着吉祥如意,是潮汕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菜头粿:煎得金黄酥脆,萝卜的清甜在口中化开,寓意着生活甜蜜。
甜粿:寓意生活甜蜜,是潮汕人喜爱的传统小吃之一。
肉类
牛肉火锅:新鲜的牛肉,各个部位被精细切割,嫩肉、吊龙、五花腱,在滚烫的牛骨清汤中涮上几秒,蘸上沙茶酱,鲜嫩多汁,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生腌小海鲜:用酱油、辣椒、蒜末等调料腌制,鲜嫩爽滑,口感独特,是汕头人年夜饭餐桌上的独特佳肴。
豆腐类
豆腐花:嫩滑的豆腐花,搭配红糖或姜汁,寓意着生活甜蜜、温暖。
汤类
鱼丸汤:寓意着年年有余(鱼),是潮汕人喜爱的汤品之一。
其他
七样羹:由七种不同的蔬菜煮成,寓意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潮汕春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体现了潮汕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潮汕春节民俗活动:
1. 营老爷(游神):
时间:正月初二开始
内容:各村各寨将神明金身请出庙宇,巡游乡里。活动包括抬神巡游、锣鼓队、舞狮、舞龙、标旗队等。神明所到之处,鞭炮齐鸣,烟花绽放,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迎接神明,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2. 英歌舞:
时间:春节期间
内容: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民俗表演,舞者们身着鲜艳的古装,脸上画着夸张的脸谱,手持木棒,在激昂的锣鼓声中演绎梁山好汉的故事。英歌舞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展现了潮汕人民的豪迈与热情。
3. 赛大猪:
时间:正月初十
内容:汕头金平月浦社区的传统活动。年满23周岁的男青年在这一天被赋予“丁头”之称,并“贺丁头”。各家在村里太保爷宫前架起大猪,猪的嘴巴里含着桔子,背上贴着红色的“喜”字,猪背上还叠上一只小羊,比谁家的猪养得肥、扮得美,以此贺新年,祈求幸福安康。
4. 烧火龙:
时间:正月初十
内容:揭西县坪上镇尖田村等地的传统活动。表演中,祥龙、彩凤、鲤鱼轮番登场,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龙身、龙头、龙尾火花四溅,现场人山人海,十分壮观。
5. 祭祖摆粿架:

时间:春节期间
内容:家家户户在供奉祖先牌位的老爷宫或祠堂前,摆放三牲五果等精心制作的粿品,祭拜时,由长辈牵头行叩拜大礼。
6. 拜天公:
时间:正月初九
内容:揭阳炮台镇丰溪村蔡厝等地的传统活动。每家每户都会将一对挂有天头钱留有尾的蔗,提灯于厅前大埕中摆桌设贡品拜天公。
7. 穿蔗巷:
时间:正月十六
内容:潮州湘桥区磷溪镇溪口村的传统活动。村民们在甘蔗上挂着印有姓氏和吉祥话语的灯笼,以此祈祷国泰民安,宗族人丁兴旺。
8. 贺灯:
时间:正月十四晚
内容:普宁大长陇村等地的传统活动。上万名男子手持火红灯笼,排成长龙,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村寨东门埕,高喊祝福语,为村庄带来吉祥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