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巷口的红灯笼挂得比往年都早,街坊们搓着手在寒风中议论:"今年怕是做生意的好年头哩!"87年的老黄历上,烫金的兔子图案旁印着"金玉满堂"四个字,开杂货铺的老李盯着黄历咂摸半天,突然把旱烟杆往柜台上一敲——"就得用这个!"
生肖搭台
老王布庄的窗户底下,几个扎堆晒太阳的老太太最能出主意:"兔年开店啊,得带点儿草字头!荣字铺、茂记商行多吉利,兔子爱吃草,这名字保准招财。"斜对过新开的绒线店听了劝,改名"萱草堂"后,竟真有人带着孩子来买"状元红"毛线,说是应着"萱草忘忧"的典故。
谐音生财
东街卖桂花糕的宋嫂最活泛,把大喇叭搁在"跃升斋"的招牌底下循环播放:"兔跃龙门步步高咯!"糯米蒸笼冒出的热气里,戴毛线帽的客人边跺脚边笑:"这名儿取得巧,一块糕还吃出道升官彩头来。"后来工商所登记时才发现,那年城北多了七家"途发"五金店,城南开了五户"涂记"油漆行。
古意招财
西牌楼下的杨半仙给新酒楼题字时,狼毫笔蘸着金粉写"广寒居"三个字。穿皮夹克的年轻老板刚要皱眉,就听老先生慢悠悠道:"月宫玉兔捣的是长生药,咱捣鼓些参鸡汤、药膳粥,这钱味儿不就跟着汤香味飘来了?"开业当天,大红绸子扯下来,露出楹联上"金槌捣药"四个字,雅座预定排到了正月十五。
数理藏金
百货大楼对面新装修的铺面,玻璃门上用红纸写着"试营业",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纸条——那是退休会计老周用算盘珠子拨拉出来的:"八画的字招偏财,七画的字聚正财。"最终霓虹灯亮起来时,"佰昌"两个字的笔画在夜色里跳动着,正应了当地方言"百样生意都昌盛"的好口彩。
五行为基
腊月里开张的火锅店冒着腾腾热气,木匠出身的老板在门口摆了尊檀木雕的兔子,嘴里叼着铜钱菜牌。穿棉猴的小孩子踮脚念:"卯属木,木生火...妈!这涮羊肉的店叫'森焱楼'是不是算过卦呀?"后来人们发现,这家的麻辣锅底当真越烧越旺,柜台的保险柜总是塞不下当日的流水。
那年冬雪化得格外早,护城河的冰棱还没挂稳就消融了。菜市场口卖春联的张老头常念叨:"八七年这些店面名儿啊,像足了揣着明白装糊涂——明面上讨吉利,暗地里都把财神爷的喜好摸得门儿清。"开春时,那些用金粉写就的招牌映着晨光,恍惚间真像是月宫里的玉兔撒落的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