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的时候,草木疯长,市场上也总流转着"上半年容易捞金"的说法。但当真如此吗?其实财神爷发红包的时机,从来不看黄历上的节气。风吹哪页读哪页,关键得找准钱袋子鼓起来的门道。
上半年:遍地开花
年头刚开春,各行各业都像打了鸡血。老板们揣着年终奖盘算新买卖,打工的盘完压岁钱也想搞点副业。这时候街边奶茶店换招牌的速度比翻书还快,直播带货的嗓子一个比一个亮。特别是过完农历年那阵子,婚庆、装修、踏青装备这些行当简直忙得脚不沾地。
但别看热闹,钱可不好捡。就像早市上最新鲜的蔬菜,去晚了只剩蔫叶子。那些春节档没卖完的年货,清明前清仓的冬装,都是看起来油水足实则烫嘴的买卖。聪明人这时候专挑冷门下手——帮人代写年终的、给公司拍开工大吉视频的,反而闷声发财。
年中:青黄不接
端午的艾草还没晾干,市场就开始打蔫。六七月太阳毒,街上逛街的人都少了三成。做生意的这个节骨眼最煎熬,批发市场的风扇转得再快,也吹不散仓库里的库存压力。连银行客户经理打电话的声调都温柔了三分,生怕吓跑贷款的人。
不过泥鳅般的生意人自有门道。暑假前突击补课的、帮大学生改简历的、给网红景点代排队的,都是这个时节的香饽饽。更有意思的是,那些专收工厂尾货的二手贩子,这会儿收来的瑕疵品,等秋老虎过去翻新转手,又能赚个差价。
下半年:沉甸甸的金
秋风还没扫落叶,赚钱的机会先熟透了。中秋国庆双节打头阵,接着双十一双十二擂鼓助威,连卖糖炒栗子的小摊都能日进斗金。这时候的商场就像施了肥的庄稼地,货架上的商品一茬接一茬地换新。
但旺季也是修罗场。餐厅服务员跑断腿,快递小哥电动车蹬冒烟,连商场厕所的保洁阿姨都得小跑着换垃圾袋。真正懂行的反而放缓脚步——他们盯着元旦后的企业采购季,或者冬至前后的家政服务缺口,专挑别人喘气的空档出手。
年底:雪地淘金
腊月里的钱带着年味儿。别看大都市写字楼渐渐空荡,三四线小城的集市反倒挤得水泄不通。这时候最抢手的不再是奢侈品,而是能塞进红包的生肖金钞,能当年礼的坚果礼盒。连菜市场卖腌腊味的老板都学会了直播挂小黄车。
有意思的是,跨年前那周反而冒出些冷门财路。代人抢元旦演唱会门票的,帮忘性大的公司补印台历的,甚至在北方帮南方客户代拍雪景视频的,都能赚笔快钱。这时候的生意经就十二个字:别凑热闹,找补缺门,快进快出。
说到底,财运就像树上的果子,不分季节都有熟的。春天有踏青经济,夏天有夜经济,秋天有丰收经济,冬天有年节经济。与其纠结哪半年机会多,不如练就一双发现商机的眼睛。毕竟对会赚钱的人来说,哪个月份的日历撕下来,都能折成装钱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