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肉圆是台湾彰化县的著名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丰富的口感而闻名。以下将详细介绍彰化肉圆的制作过程、历史背景、特色风味以及品尝方式。
材料准备
外皮材料:主要使用特选番薯粉(清明节后产制),辅以在来米粉和澄粉。
馅料材料:通常包括猪后腿肉制成的绞肉、香菇、笋干、红葱酥、酱油、五香粉、胡椒粉等。
制作过程
1. 馅料制作:将笋干洗净浸泡30分钟,用热水煮过去除酸味,切成小丁状备用。香菇泡软去蒂后切小丁,里肌肉片切小块备用。烧热锅子,加入3大匙油,先将香菇丁、肉片炒香,再加入笋干、红葱酥、酱油、五香粉及胡椒粉,拌炒均匀,等凉即可。
2. 粉浆制作:将粉浆材料(在来米粉100公克、蕃薯粉300公克、水550cc)拌匀,放在瓦斯炉上,用小火慢煮,煮的时候要用打蛋器不停的搅拌至浓稠状,熄火后等粉浆降至35℃时即可制作肉圆。
3. 成型蒸制:将小碟子上抹上少许油,抹上粉浆,加入作法2完成的馅料,然后再铺上一层粉浆,放入蒸笼中,一一做好,用中小火蒸熟,约需6~8分钟。
4. 油炸处理:将蒸好的肉圆取出,等凉后脱模,在肉圆上盖章,然后泡入温油中,等到肉圆表皮变得Q软即可捞出,沥干油份。
5. 佐料制作:将酱料材料(糯米、花生、芝麻、糖搅拌而成的甜酱,加上上等壶底酱油)一起煮滚,把勾芡材料拌匀后,倒入酱料中拌匀即为淋酱。将淋酱淋在肉圆上,再放入少许蒜茸及香菜即完成彰化肉圆。
起源
传说与历史:彰化肉圆相传是由位于彰化市的一名肉圆摊业者吴许水桃所创,起源于清朝末年的一次大水灾。当地居民因灾荒将甘薯捣成粉再加些糖来充饥,后来逐渐改良加入了猪肉、笋子等配料,形成了今天的彰化肉圆。
发展:肉圆最初是作为解决灾荒的食物出现的,后来逐渐在台湾各地流传,并发展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和做法。
文化意义
传统与创新:彰化肉圆不仅是一种传统小吃,还代表了台湾人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现代生产中,虽然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但传统的味道和制作工艺仍然被保留下来。
推广与传承:彰化肉圆通过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文化作品推广,吸引了更多食客的关注和喜爱。
特色
外皮:彰化肉圆的外皮以甘薯粉为主,蒸熟后表皮Q弹,油炸后外皮酥脆。
内馅:内馅丰富多样,通常包括猪后腿肉、香菇、笋干等,部分地区还会加入蛋黄、冬虾等。
佐料:特制的甜酱和酱油是彰化肉圆的标志性佐料,甜酱由糯米、花生、芝麻、糖搅拌而成,酱油则提升了整体的风味。
风味
口感:彰化肉圆的口感独特,外皮Q弹,内馅鲜美,蒸熟后外皮透明,油炸后外皮酥脆,搭配特制酱料,味道绝佳。
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彰化肉圆在做法和配料上有所差异,北部肉圆软糯酒香,中部肉圆Q弹鲜美,南部肉圆纯净传统。
品尝方式
清蒸:清蒸的彰化肉圆是夏季的热门吃法,口感清爽,适合不喜欢油腻的人。
油炸:油炸的彰化肉圆外皮酥脆,内馅鲜美,是传统的吃法。
佐料搭配:彰化肉圆可以搭配不同的酱汁食用,如蒜泥酱、辣椒酱等,增加风味。
推荐店铺
老担阿璋肉圆:位于彰化市,以其大颗肉圆和特制酱料闻名,吸引了许多美食爱好者。
阿三肉圆:以其酥脆的外皮和饱满的内馅著称,特别是加入鸡蛋和干贝的版本。
正宗员林肉圆:以其外皮Q弹、内馅扎实和独门灵魂酱汁受到好评。
彰化肉圆是台湾彰化县的著名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丰富的口感而闻名。其外皮以甘薯粉为主,内馅多样,蒸熟后表皮Q弹,油炸后外皮酥脆。彰化肉圆不仅是一种传统小吃,还代表了台湾人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通过不同的品尝方式和搭配不同的酱汁,彰化肉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彰化肉圆是台湾彰化县非常有名的小吃,关于它的历史渊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1. 创始人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彰化肉圆由彰化市的一名肉圆摊业者吴许水桃所创。据说他在19世纪末期发明了这种小吃,最初是为了应对当地的食物短缺问题。
2. 水灾后的创新:另一种说法是,肉圆起源于186年前(约19世纪中叶)台湾北斗地区的一次大水灾。当时,居民们将甘薯捣成粉,加入糖来充饥,后来为了改善口味,加入了咸味的猪肉和香菇等配料,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彰化肉圆。
3. 寺庙的赈灾食品:还有一种说法是,肉圆由在北斗地区寺庙担任文笔生的范万居所创。他在水灾后,利用地瓜粉和猪肉等材料制作成食品,分发给灾民,这种食品后来发展成为肉圆。
台湾彰化肉圆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食材准备
外皮材料:在来米粉100公克、蕃薯粉300公克、水550cc
馅料材料:笋干200公克、里肌肉片150公克、香菇30公克、红葱酥3大匙、酱油1/3小匙、五香粉1/3小匙、胡椒粉1/3小匙
其他材料:香菜少许、蒜茸少许、小碟子数个、红色食用色素少许、酱油膏5匙、海山酱3大匙、味噌2大匙、糖3大匙、水2/3杯、在来米粉3大匙、水4大匙
制作步骤
1. 准备馅料:将笋干、香菇、里肌肉片分别切丁,炒香后加入调料拌匀,放凉备用。
2. 制作粉浆:将粉浆材料拌匀,小火慢煮至浓稠,降至35℃后即可制作肉圆。
3. 包制肉圆:在小碟子上抹油,加入馅料和粉浆,包制成圆球状,放入蒸笼蒸熟。
4. 炸制肉圆:蒸好的肉圆冷却后脱模,油炸至表皮Q软,捞出沥油。
5. 制作酱料:将酱料材料煮滚后勾芡,淋在肉圆上,撒上蒜茸和香菜即可。
彰化肉圆是台湾彰化县的特产,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风味闻名。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彰化肉圆店家:
1. 老担阿璋肉圆:
地址:彰化市长安街144号
特色:阿璋肉圆采用善化蕃薯粉制作外皮,内馅以温体猪后腿肉为主,搭配香菇和竹笋,经过蒸熟后油炸,外皮Q弹,内馅香嫩。店铺历史悠久,是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取景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
2. 阿三肉圆:
地址:彰化市三民路242号
特色:阿三肉圆的外皮是蒸过后再裹上蕃薯粉,油炸后酥脆可口。内馅除了香菇,还有油炸过的鸭蛋和虾米,大肉圆则加入干贝,风味独特,常在肉圆节中获奖。
3. 正·彰化肉圆:
地址:彰化市北门口(具体地址未提供)
特色:正·彰化肉圆以其扎实有Q劲的外皮和多层次的口感著称,内馅采用猪肉腿肉、香菇及蛋。店铺因房仲插队事件而成为热门话题,吸引了许多食客。
4. 北门口肉圆:
地址:彰化市北门口(具体地址未提供)
特色:北门口肉圆的外皮Q硬,内馅丰富,酱料调配独特,尤其是民生路店的酱料中加入了黑芝麻调味,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