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是什么日子 都有什么叫法

小编

正月初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别称和独特的习俗。以下将详细介绍正月初三的别称、习俗、风俗与禁忌。

小年朝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这是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小年朝的设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新年的重视和对神灵的敬畏,体现了节日的庄重和神秘色彩。

赤狗日

正月初三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会觉得不吉利,因此不宜外出,也不拜年。赤狗日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于天象和神灵的敬畏,避免在这一天进行可能带来不吉利的活动。

猪日

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上认为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猪日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勤劳和财富,人们在这一天不杀猪,以示尊重。

谷子生日

正月初三是什么日子 都有什么叫法

正月初三俗称“谷子的生日”,家家户户会祈年,且禁食米饭,以免影响来年的谷物收成。谷子的生日反映了古人对农业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期望,通过禁食米饭来表达对谷物的敬畏。

早睡迟起

正月初三被称为“小年朝”,人们通常会早睡迟起,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早睡迟起的习俗是为了恢复前两天的劳累,保持身体健康,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人们会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烧门神纸的习俗象征着驱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吉祥,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望。

老鼠娶亲

初三晚上被认为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老鼠,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老鼠娶亲的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老鼠的崇拜和敬畏,认为老鼠是繁衍能力极强的动物,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家族的兴旺。

谷子生日

正月初三俗称“谷子的生日”,家家户户会祈年,且禁食米饭,以免影响来年的谷物收成。谷子的生日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期望,通过禁食米饭来表达对谷物的敬畏。

忌外出拜年

正月初三称为“赤狗日”,不宜外出拜年,以免遇到不吉利的事情。忌外出拜年的习俗反映了古人对于天象和神灵的敬畏,避免在这一天进行可能带来不吉利的活动。

忌点灯

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忌点灯的习俗是为了不打扰老鼠的婚礼,体现了对老鼠的尊重和对其繁衍能力的认可。

忌杀羊

正月初三被称为“羊日”,人们禁止杀羊,以示对羊的尊重。忌杀羊的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家畜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望,通过不杀羊来祈求家畜的健康和繁衍。

正月初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别称和独特的习俗,包括小年朝、赤狗日、猪日和谷子生日等。这些习俗和禁忌反映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对农业的依赖以及对健康和丰收的期望。通过这些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正月初三,又称为“小年朝”、“赤狗日”、“猪日”和“谷子生日”,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正月初三的一些主要传统习俗:

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初三不进行扫地、乞火和汲水,以保持家中的财富和好运。

烧门神纸:旧时人们会在初三夜晚焚烧松柏枝和门神等,象征着年已过完,准备开始新的一年。

禁食米饭:正月初三被视为谷子的生日,人们在这天不煮食米饭,以示对谷物的尊重和祈求丰收。

早睡迟起:由于除夕夜守岁和初二走亲访友的劳累,初三人们通常会早睡晚起,好好休息。

老鼠娶亲: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会早早熄灯,避免打扰老鼠,并在屋角洒落食物,称为“老鼠分钱”。

正月初三,又称为“赤狗日”、“猪日”或“谷子生日”,在中国传统中是一个充满禁忌的日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禁忌:

忌外出拜年:正月初三被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会不吉利。人们通常不外出拜年,以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忌点灯:这一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认为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免打扰老鼠娶亲,影响来年的丰收。

忌动刀子和剪刀:民间有“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的说法,因此人们避免使用刀剪,以免新的一年里是非不断。

忌吃米饭:正月初三被视为谷子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禁食米饭,以示对谷神的敬重,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忌打扫卫生:正月初三又称为“小年朝”或“天庆节”,这一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以免将财运扫走。

正月初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充满独特习俗和美食的日子。以下是一些在这一天广受欢迎的地方特色美食:

合子:北方地区常吃的一种面食,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菜包饭: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美食,用生菜叶包裹米饭和各种食材,寓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冷水面:北方部分地区会吃冷水面,寓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