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老槐树又开花了,白色的小碎瓣簌簌往下落。树下乘凉的老张头总念叨:"钱这玩意就像树上的花,没根系的枝桠,开得再旺也挂不住三天。"这话糙理不糙,多少人家业散尽的教训就藏在里头。
德是财富的定盘星
人手里攥着钱财的时候,就像端着满碗的香油走路。要是脚跟不稳,心术不正,走两步就得洒个精光。古话讲"厚德载物",不是没道理的。那些能三代不衰的门户,灶台底下埋着的不是金元宝,是祖辈攒下的仁义信用。有个开粮油铺子的,别人往面粉里掺石灰时,他往芝麻酱里多添一勺香油。后来整条街的铺子都倒了,就他家还能天天支着棚子卖豆浆。
贪心是漏钱的篓子
钱财最怕贪字。见过赌桌上红了眼的赌徒没有?赢了想更多,输了要翻本,最后连裤腰带都押上去。这不是钱财害人,是心里的窟窿在作祟。就像用破瓦罐打水,再多的金银倒进去,也经不住日夜不停地漏。菜市场南头卖水产的老李,早年靠缺斤短两发了笔横财,后来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了二十年,如今儿子想说亲事,街坊邻居都躲着走。
诚信是聚财的蛛网

乡下人都知道,蜘蛛结网最忌中途断丝。人做生意也是一个理,说好的秤头不能少,许下的承诺不能改。有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总在布包里多备两包针线。遇上穷苦人家扯布做衣裳,就悄悄塞进布料里。后来土匪洗劫村镇时,唯独他家的院子,半夜有人隔着墙扔进来三个银元宝。
短视是破财的斧头
现在人总爱算能看见的账,却忘了算看不见的债。砍了山上的树来换钱,过两年洪水就得冲了田地;克扣伙计的工钱,转头人家就在米缸里掺砂石。好比雨天抢收稻谷,光顾着往家背粮食,把田埂踩得稀烂,来年连秧苗都插不下去。镇上开染坊的周家,祖训就八个字:"宁可亏钱,不亏良心",传了五代的字号,暴雨天都有老主顾帮着抢布匹。
暮色里看老槐树,花瓣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树下纳鞋底的妇人们说,这些年打树下经过的人,但凡是捧着自己赚的干净钱,走路步子都特别稳当。钱财这东西,有人捧着是聚宝盆,有人捧着是烫手炭,其中的分别,全在平日里修什么样的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