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词儿挺火——"低成本创业"。很多人一听创业就头皮发麻,觉得要租办公室、囤货、招员工,没个几十万根本玩不转。但今天要说的这个门路,可能你家里现在就备着:对,就是那杯平平无奇的白开水。
卖的是解渴
路边支个摊,凉白开两块钱一杯。别嫌便宜,学校门口每天能卖三百杯。放学的孩子掏零花钱最干脆,比奶茶健康,比饮料实在。关键不用设备,暖水瓶加纸杯就能开张,城管来了收摊也快。
升级靠温度
天冷就改卖热水。建筑工地转一圈,工人们抱着保温杯到处借水。提前泡好大麦茶,五块钱管够接。工地老大爷都认得你,月底结账特别痛快。记得买两个二十升的保温桶,早餐摊老板那儿淘汰的二手货就行。
场景即商机
医院门诊部永远排长队,家属盯着叫号屏嘴唇干裂。自动贩卖机里的矿泉水要六块,你推个小车卖三元一杯的温水,顺带捎上吸管。护士站常备的纸杯成捆买更划算,接水时记得把"便民服务"的牌子挂显眼点儿。
组合出新招
菜市场收摊时,给摊主们送柠檬水。第二天他们准找你订"套餐":早晨冰镇酸梅汤,午后菊花茶。卖鱼的老板娘会提醒:"明天多带三杯,帮我捎给隔壁卖豆腐的。"熟人社会的口碑,比发传单管用十倍。
时间差变现
夜市奶茶店九点后就嫌麻烦不接单,但逛街的年轻人还在找喝的。这时推车卖冰镇蜂蜜水,杯底沉着真桂花。旁边支个灯牌写"现调"就行,抖音网红自己会来拍视频——她们正愁没新素材发呢。
包装即溢价
写字楼里的白领嫌纸杯掉价?批点磨砂塑料杯,贴上手写体标签。咖啡店同款杯盖成本不到三毛,却能卖十二块一杯。每周推个"今日特饮",薄荷叶往杯口一挂,前台小姑娘主动帮你发朋友圈。
收摊时数钢镚儿最有意思。那些叮叮当当的零钱,比手机转账的数字更让人踏实。刚开始觉得抹不开面子,后来发现顾客根本不在乎你是谁——他们只关心喉咙冒烟时,能不能花小钱立刻解决问题。
这生意最妙的是不怕亏。今天剩的水,浇花拖地都不浪费。明天想试试新花样?切两个橙子扔桶里就是果味水。说到底,人渴了总要喝水,就看你能不能出现在对的地方,用对的方式把那杯水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