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里的老槐树沙沙响着,檐角铜铃被风吹得直打转,张婶捏着新买的黄历本站在堂屋中央,眉心皱成了疙瘩。这泛着金粉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着"甲日东南""酉时正北",翻到2025年那几页,财神爷的方位竟一日变三回,看得她手里的菜篮子都忘了放下。
方位要配时辰
墙上的老式挂钟咔嗒走着,恰好敲了五下。李大爷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突然冒了句:"财神爷又不是陀螺,哪能转着圈儿撒钱?"这话听着糙,细想却点破个理儿——黄历上那些方位,非得瞅准时辰才作数。就像正月里迎灶王爷,错过了吉时,供再甜的黏糕也白搭。
辰时比方向更重要
早市卖豆腐的老王最信这个。他天不亮就支摊子,有回看见黄历说卯时财神在东北,特意把收钱匣子调了个向。结果那日生意格外好,倒不是因着方位多灵验,而是他比往常早开门一小时,正赶上主妇们晨起买菜。时辰掐得准,比举着罗盘满屋转管用多了。
别被方位牵着走
胡同口修自行车的赵师傅常笑话这些讲究。他那三平米铺子朝西开,按黄历说法整年没几日招财位,可补胎打气的活儿就没断过。有次街坊问他秘诀,他摸着扳手笑:"车轴歪了知道要校,人脑子让方位带歪了,咋就不知道扭回来?"
心诚胜过方位
西跨院新搬来的小夫妻试过"时辰方位法",每天按吉位摆存钱罐。半年后发现罐里没多几个子儿,倒是因为总挪来挪去,摔碎了两个景德镇瓷罐。老太太们磕着瓜子议论:"财神要是认方位,天下生意人都该挤在一条街上了。"
暮色染红窗棂时,张婶合上黄历本,忽然瞅见封底印着蝇头小字:"方位吉凶,存乎一心"。她扑哧笑出声来,菜篮子往八仙桌正中一搁——管他什么时辰方位,明天清早的芹菜,可得赶在露水没干时上市才水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