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师算命的骗子在行骗时采用多种手段,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和迷信心理,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套路:
伪造成功案例
一些骗子会在社交平台上伪造出自己算准了的事例,吸引大量粉丝。他们会请水军或组织同伙跟帖评论转发“算得很准!”等,制造假象。
这种行为利用了人们对“神算子”的迷信和好奇心,通过虚假的成功案例吸引更多人上钩。
利用明星和公众人物
骗子会冒充“大师”,通过点评明星面相、运势等方式,吸引粉丝关注,并在评论区进行“面相”点评,引导受害者上钩。利用明星和公众人物的影响力,骗子可以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受害者的信任度。
精致话术
诈骗团伙成员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传播算命小广告,找到目标后,骗子便冒充“大师”,根据被害人的心理与痛点,将早已准备好的话术模板、语音模板通过微信号发给客户。
这些话术模板通常模棱两可,利用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让人们觉得特别准,容易对号入座。
专门话术培训
诈骗团伙会对成员进行话术培训,每人发一套话术模板,里面罗列了几十种提问应对答法,仅第一次聊天的话术模板就有50多页。通过系统的话术培训,骗子可以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的问题,增加诈骗的成功率。
免费算命吸引初步信任
一些诈骗分子声称免费算命,或者收取金额较低的算命咨询费用。当获取受害人初步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进一步“对症下药”,夸大宣传,连哄带吓,趁机兜售“转运”“消灾”等护身产品和做法事、立功德碑等付费项目。
利用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心理,骗子可以在初步接触后迅速提高收费,骗取大额钱财。
高价推销护身符和法事
所谓“开过光”,能“改命”“改运”的护身符、护身珠等物件,价格动辄数千元、上万元。实际上,这些改运物件都是批发来的,进价低至几十元。通过高价推销护身符和法事,骗子可以获取高额利润,而受害者往往因为信任和急迫心理而买单。
收集个人信息
网络算命需要网民提供姓名、出生日期、个人照片甚至是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而这些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打包出售,后果不堪设想。通过收集个人信息,骗子可以进行更精准的诈骗,甚至进行其他类型的犯罪活动,如电信诈骗。
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
不法分子可能会将收集到的个人信息用于实施精准电信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进一步增加受害者的损失。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还可能涉及更严重的法律问题,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假大师算命的骗子通过营造“算得很准”的假象、利用精致话术、免费或低价算命后续高价推销、以及泄露个人信息等多种手段,骗取受害者的钱财。这些手段利用了人们的迷信心理和急迫心理,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理性看待命运,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辨别真假大师算命和识别常见的算命骗局是保护自己不受骗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如何辨别真假大师算命
1. 查看大师的介绍和背景:
真正的大师通常不会自称“精通所有术数”,如八字、奇门遁甲、风水等。如果有人声称自己精通所有这些领域,基本可以判定为假的。
自称是“名师传人”、“开天眼”或“祖传几百年”的大师,往往是骗子。真正的高手通常低调务实,不会靠这些噱头博眼球。
2. 观察大师的行为和态度:
真正的大师不会靠花里胡哨的宣传来吸引客户,而是通过口碑积累客户。
他们不会随便承诺“包准”,因为命理是推演趋势,不是绝对的定论。动不动就说“我算的100%准”的人,大多是在忽悠人。
3. 分析大师的预测内容:
如果大师的预测过于笼统、模糊,或者使用大量专业术语来掩饰自己的无知,那么很可能是假的。
真正的大师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而不是给出一些可以套用在任何人身上的通用答案。
常见的算命骗局
1. 心理派骗局:
这类骗子通过揣摩求测者的心理,给出一些看似准确的预测,但实际上都是基于求测者的心理需求进行的简单推测。
2. 玄虚派骗局:
这类骗子使用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术语来迷惑求测者,使其认为大师非常专业,从而上当受骗。
3. 忽悠派骗局:
这类骗子通过察言观色,了解求测者的个人信息,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忽悠,使其相信大师的预测非常准确。
4. 软件大师骗局:
一些骗子没有任何术数基础,只是使用算命软件来生成预测结果,然后以此来骗钱。
5. 网络算命骗局:
这类骗局通常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利用免费算命、低价算命等噱头吸引人,然后通过话术和心理战术骗取高额费用。
假大师在算命时常常使用多种手段和技巧来欺骗他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套路:
常用手段和技巧
先褒后贬:先说一些好听的话吸引你,等到你感兴趣之后,再制造焦虑和恐惧。
故作神秘: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让无论你怎么理解,都感觉是对的。
抓住你的需求,制造焦虑和恐惧:比如告诉你错过这次的运势,以后就再也没有结婚或者发财的可能了。
卖东西,卖服务:制造完焦虑后,告诉你如何解决焦虑,比如改名字、改风水、买转运水晶等。
专业团队打造的流水线:通常这样的假大师没有固定地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使用统一的话术和流程。
敲、打、审、千、隆、卖:这是江相派流传的《英耀篇》口诀,概括了算命先生的六种技巧,包括旁敲侧击、突然发问、审貌辨色、刺激恐吓、赞美恭维和掌握对方弱点。
具体案例
算兄弟姐妹的个数和排行:使用简单的口诀和观察顾客的性格特征来判断。
算父母是否健在:通过顾客的言谈中无意透露的信息来判断。
算子女个数和是否成材:根据顾客的急切程度和面相来判断。
算妻子或丈夫的情况:通过顾客的外表和举止来判断。
测官运和财运:根据顾客的长相和精神面貌来判断。
如何防范
理性看待算命:算命并不是科学,不能完全依赖算命来决定人生。
注意观察:在算命过程中,注意观察大师的语言和行为是否一致,是否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不要轻信:对于那些过于夸张或者承诺过于美好的大师,要保持警惕。
验证信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验证大师的信息,比如查看其背景、资质等。
被骗子欺骗后,寻求法律帮助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步骤:
立即报警
报警时间:应尽快报警,警方可以迅速采取措施,止付资金,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报警方式: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详细描述诈骗过程和相关信息。
收集证据
证据类型:保存与诈骗活动有关的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诈骗短信、邮件等。
证据重要性: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警方立案侦查和后续的法律程序。
提起民事诉讼
起诉对象:如果被骗的资金无法追回,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诈骗分子,要求其赔偿损失。
证据支持:在起诉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诉求。
申请法律援助
申请条件: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受害者。
申请材料:通常包括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以及与诈骗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
联系相关机构
银行:如果资金是通过银行账户进行转账的,可以向开户银行申请冻结被骗账户,以防止诈骗分子进一步转移资金。
消费者协会:如果是消费诈骗,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避免二次被骗
警惕陷阱:不要轻信陌生人提出的可以追回损失的承诺,很多时候这可能是二次诈骗的陷阱。
正规途径:在处理被骗事宜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按照正规途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