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吃什么食物 适合养生的食物

小编

芒种节气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气候炎热且湿度大,饮食养生应以清淡祛湿、清热生津为原则。以下是一些适合芒种节气的养生食物推荐。

鸭肉

鸭肉性凉,具有清热解暑、润燥的效果,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帮助平衡体内阴阳。鸭肉能补脾、肺、肾三脏之虚,有祛湿利水的功效。

鸭肉在夏季食用,既能清热又能滋补,特别适合炎热天气下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人群。

鲫鱼

鲫鱼甘温,能健脾和胃、利水下气。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提到:“诸鱼属火,独鲫属土。土能制水,故有和胃、实肠、行水之功。”。

鲫鱼性温,适合在夏季食用,有助于健脾和胃,特别适合消化不良和水肿的人群。

泥鳅

泥鳅具有滋阴祛湿、补益脾肾的作用,被誉为“水中人参”。对于夏季因出汗过多导致的疲劳虚弱,吃点泥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泥鳅的营养丰富,适合在夏季食用,能够有效补充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体液和营养。

芒种节气吃什么食物 适合养生的食物

桑葚

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因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桑葚是夏季的时令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补充夏季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营养。

荔枝

荔枝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但“一只荔枝三把火”,一天的荔枝食用量最好不超过200克。荔枝虽然营养丰富,但性温,食用过量容易上火,建议适量食用。

杨梅

杨梅能够生津解渴,还能预防中暑,具有养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杨梅可以直接食用,吃前要先用盐水浸泡,盐可以多放一点,然后再用清水洗净后食用。

杨梅是夏季的时令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有效预防中暑,适合在夏季食用。

白扁豆

白扁豆是祛湿的好食材,其性味平和,祛湿同时不会伤害脾胃。对于虚寒体质的人以及脾胃娇嫩的孩子来说,也可以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白扁豆中嘌呤含量比较高,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白扁豆适合在夏季食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湿气,但需要注意其嘌呤含量,痛风患者应慎食。

绿豆

绿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芒种食用可以清热消暑,通利小便,将体内的湿与热排出体外。绿豆是夏季的时令食材,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适合在夏季食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热量和湿气。

黑豆

黑豆味甘性微寒,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等的功效。虽然它的祛湿效力相对较弱,但能补益因大量流汗、利小便丢失的肾阴,防止燥湿太过伤阴。

黑豆适合在夏季食用,能够补充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肾阴,防止燥湿太过伤阴,但需要注意其祛湿效力相对较弱。

苦瓜

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很适合天气热的时候食用,有“降火第一瓜”的美誉。苦瓜的热量很低,其中所含维生素C的含量为56毫克/100克,是丝瓜和南瓜的10倍以上,能滋润保湿,使皮肤白皙。

苦瓜是夏季的时令蔬菜,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适合在夏季食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热量。

苦菊

苦菊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目赤耳痛、咽喉肿痛、口舌干燥等症状。其中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物质,对保护眼睛也有好处。

苦菊适合在夏季食用,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保护眼睛健康。

莴笋叶

莴笋有着“千金菜”的美誉,含有的莴笋素是其苦味来源,而莴笋素能增强一些胃液、消化腺及胆汁的分泌,并使肠道的蠕动更有规律,从而起到开胃健食、促进消化的效果。

莴笋叶适合在夏季食用,能够帮助开胃健食,促进消化,适合消化不良的人群。

芒种节气的饮食养生应以清淡祛湿、清热生津为原则。推荐的食材包括鸭肉、鲫鱼、泥鳅、桑葚、荔枝、杨梅、白扁豆、绿豆、黑豆、苦瓜、苦菊和莴笋叶。这些食材能够帮助身体在夏季保持健康,避免因湿热天气带来的不适。

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包括:

1. 送花神:在芒种日,民间有祭祀花神的习俗,以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并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2. 安苗:皖南地区有安苗祭祀活动,种完水稻后,人们用新麦面蒸发包,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和村民平安。

3.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的侗族在芒种前后举办打泥巴仗节,新婚夫妇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人最受欢迎。

4. 煮梅:南方地区有煮梅的习俗,将新鲜的青梅采摘下来,放在坛子中,加入冰糖或盐进行搅拌,或直接用水煮,煮好后放在坛子中,并放上米酒,密封后放上半个月即可食用。

5. 吃君踏菜:在宁波地区,芒种时节有吃君踏菜(莙荙菜)的习俗,寓意人们像君踏菜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常年精力充沛,健康长寿。

6. 嫁树:在山西荣河,芒种时节有“嫁树”的习俗,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在芒种节气,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您可以:

饮食清淡: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瓜类、绿豆、薏米等,避免油腻和辛辣。

补充水分:多喝水或清淡的汤,以防脱水和中暑。

适当运动: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作息:晚睡早起,确保充足睡眠,中午适当午休。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以下是一些适合芒种节气家庭制作的养生食谱:

1. 酸辣藕尖:莲藕尖500克,醋泡指天椒3只,红辣椒2只,米醋、花生油、食盐适量。红辣椒切碎;莲藕尖洗净,切段备用;热油起锅,放入莲藕尖翻炒5~6分钟,加入醋泡指天椒及红辣椒碎翻炒1~2分钟,最后入米醋和食盐调味即可。功效:提升食欲,对需要控制血糖和体重的人群也是不错的选择。

2. 虾皮炒茼蒿:茼蒿500克,虾皮30克,花椒少许,鸡精适量。将茼蒿择洗干净。炒锅上火烧热,倒入少许油,放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花椒,放入茼蒿,快速翻炒至断生,放入虾皮炒匀,加鸡精调味后即可出锅。功效: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3. 凉拌二瓜:黄瓜、西瓜皮各适量。将黄瓜洗净切条,西瓜皮去掉外面翠衣,切条。加盐、味精等调料腌制10分钟后,点入香油后即可食用。功效:清热祛暑、生津止渴。

4. 冬瓜虾皮蛋花汤:冬瓜600克,虾皮30克,鸡蛋2个。冬瓜洗净去皮切粒,虾皮洗净,鸡蛋液打匀备用。热锅,加油少许,倒入虾皮略炒,再倒入冬瓜粒略炒至微软,然后加水适量,煮至水滚冬瓜粒呈半透明后倒入鸡蛋液,关火,盖上锅盖焖5分钟,直至冬瓜全熟呈透明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清暑祛湿,补肾养阴。

5. 薏苡仁二豆粥:薏苡仁、红豆、绿豆各50克。将上述食材洗净入锅,加适量的水,小火煮成粥即可食用。功效:清暑去热、滋养脾胃。

6. 白扁豆荷叶粥:白扁豆30克、鲜荷叶10克、粳米100克。取扁豆、粳米煮粥,待粥已成时,将鲜荷叶切成丝状入粥,再煮5~10分钟即成。功效:健脾化湿、消暑止渴。

7. 青梅酒:青梅200克,黄酒600毫升,冰糖100克。将青梅洗净,晾干水分。把青梅和冰糖一起放入广口瓶中,注入黄酒,以浸没青梅,高出3~5厘米为度,加盖密封。放置阴凉通风处,浸泡1个月后即可饮用。功效:清热解暑,生津和胃,止痢止泻,止痛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