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回婚节是纪念结婚年满六十周年的重要节日,体现了朝鲜族对家庭和睦和婚姻忠贞的重视。以下是对朝鲜族回婚节的详细介绍。
起源
形成时间:回婚礼大致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
文化背景:在朝鲜族的先人观念中,“六十甲子”的轮回称做“周甲”或“回甲”,周甲成为一种特殊的时间概念,含有长久和吉祥的寓意。
历史背景
传承保护:婚俗(朝鲜族回婚礼)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社会意义:回婚礼不仅是纪念结婚60周年,更是展示朝鲜族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体现。
仪式内容
婚礼仪式:老夫妻身穿婚礼盛装,举行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然后共同享用丰盛的大桌(婚席),接受子孙及村里男女老少的祝福和祝贺。
游行庆祝:乘坐牛车花轿,在亲朋的簇拥下绕村游行一圈,氛围喜庆而热烈。
仪式要求
婚龄要求:夫妻婚龄必须达到60周年。
家庭条件:必须是原配夫妻,所生子女都得健在,没有犯法服刑者,且子孙安康、家庭和睦。
家庭和社会意义
家庭和睦:回婚礼充分体现了朝鲜族崇尚家庭和睦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
社会认可:能够举办回婚礼是一项殊荣,体现了家庭成员的品德高尚和社会认可。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婚礼不仅是朝鲜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社会影响:回婚礼的举办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传承。
朝鲜族回婚节通过一系列隆重而古老的仪式,纪念结婚年满六十周年的夫妻,体现了朝鲜族对家庭和睦和婚姻忠贞的重视。这一传统不仅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文化和社会价值。
朝鲜族回婚节,亦称“归婚节”,是朝鲜族为纪念结婚60周年而举行的传统民俗贺礼。以下是朝鲜族回婚节的具体仪式:
奠雁礼:老夫妻身穿婚礼盛装,在院子里举行奠雁礼,以示对婚姻的尊重和纪念。
交拜礼:夫妻双方相互拜见,表达对彼此的敬意和感谢。
合卺礼:夫妻共饮合卺酒,象征夫妻恩爱和团结。
享用婚席:老夫妻共同享用丰盛的大桌(婚席),接受子孙及村里男女老少的祝福和祝贺。
绕村游行:老夫妻分别坐在花轿里,在亲朋的簇拥下绕村游行一圈,氛围喜庆而热烈。
在朝鲜族的回婚节期间,传统的饮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大公鸡:餐桌上通常会摆放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叼着一只红辣椒,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2. 红辣椒:红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都是朝鲜族饮食中常见的点缀,用于增添菜肴的色彩和风味。
3. 打糕:朝鲜族在节庆期间常常制作各种米糕,如打糕,以增添节日气氛。
4. 药饭:药饭以江米、蜂蜜为基本原料,掺入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寓意健康和长寿。
5. 五谷饭:五谷饭由糯米、大黄米、大米、小米和饭豆制成,象征五谷丰登。
朝鲜族回婚节是庆祝结婚60周年的重要节日,但并非所有家庭都有资格举行这一庆典。以下是关于朝鲜族回婚节的相关信息:
朝鲜族回婚节的条件
夫妻婚龄:必须达到60周年。
夫妻忠诚:必须忠于爱情,健康长寿,家庭和睦,子孙安康,遵纪守法。
子女要求:必须是原配夫妻,且所生子女都健在,没有犯法服刑者。
朝鲜族回婚节的禁忌
不杀狗、不吃狗肉:在婚丧和节假日期间,朝鲜族人忌讳杀狗和吃狗肉。
尊重老人: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被视为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