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村口的槐树下坐着几位摇蒲扇的老人,他们望着远处嬉闹的孩童,忽然叹道:"三岁不进山,五岁不进庙啊..."这句流传百年的老话像一阵穿堂风,倏地钻进我的耳朵里。
山有猛兽
三岁的小娃儿,走路还像只摇摇摆摆的小鸭子,哪能应付山里的危险?老辈人说,山里藏着看不见的东西——可能是突然窜出的野猪,也可能是藏在草丛里的毒蛇。隔壁村张家的孩子,就是在山脚采蘑菇时被野蜂蜇了脸,肿得眼睛都睁不开。更别说那些陡坡暗坑,孩子摔一跤,大人追都追不上。
庙藏阴气
五岁的孩子刚会追着蝴蝶跑,寺庙那种地方真不适合去。不是迷信,您想啊,庙里常年烧香,烟雾缭绕的,小孩子肺嫩,吸多了准咳嗽。再说那些高大的神像,青面獠牙的,孩子半夜做噩梦哭醒,当娘的多心疼。李婶家的小孙子去年在庙会吓着了,现在看见红布条都往大人身后躲。
孩童天性
小孩就像刚发芽的嫩苗,得在阳光好的地方慢慢长。山里的湿气重,庙里的规矩多,都不如在家门口玩泥巴来得自在。您看树上的麻雀雏儿,也是等羽毛丰满了才学飞呢。王大爷总念叨:"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里藏着养孩子的大学问。
现代启示
现在虽然没了野兽,可商场里的电梯、马路上的汽车,不都是新的"山"和"庙"吗?邻居小夫妻带孩子去游乐场,结果孩子被电动恐龙吓吐了。老话新用,说到底是要我们懂得: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就像不能逼着花骨朵冬天开。
暮色渐浓,老人们起身拍打衣襟上的槐花。那些代代相传的智慧,就像他们蹒跚的背影,慢慢融进炊烟里。或许真正的道理,从来都不复杂——养孩子,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