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我正沿着乡间小路散步,夕阳把泥土路染成蜂蜜色,忽然一条青灰色的小蛇从草丛里窸窸窣窣钻出来,慢悠悠横穿过路面,鳞片在余晖中闪着细碎的光……
别慌,这是自然现象
蛇过马路真没那么多玄乎说法。天气闷热时它们要去找阴凉,雨后可能去新水坑喝水,春秋季还常为了找对象搬家。就像咱们夏天爱逛商场吹空调,蛇也不过是出门办点"私事"。去年村口老李看见菜花蛇过路,非说是祖宗显灵,结果第二天发现那蛇只是在追一只田鼠。
老人说法有讲究
乡下长辈常说"蛇挡道,要绕行",其实是实用经验。蛇视力差,人突然靠近它会自卫。我外婆有套口诀:"青蛇过路莫踩尾,花蛇盘着快后退,见到乌梢撒把灰"。现在想想,这些顺口溜就是在教人安全距离——就像现在开车见到小动物要减速一样。
遇到怎么办?
记住三件事: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别用树枝捅(它会顺着棍子爬上来!),安静等它过完。去年夏天我见过城里游客拿手机追着蛇拍,结果被激怒的蛇差点咬到脚踝。要是开车遇上了,轻按喇叭提醒它加速通过就行,千万别故意碾压,有些蛇是保护动物。
生态环境晴雨表
蛇愿意出来活动,说明附近水土不错。王叔家果园去年频繁见蛇,后来发现是田鼠变多引来的。他改用物理防鼠法后,蛇就少了。现在镇上环保局还专门统计道路出现的蛇类品种呢,这和观测候鸟迁徙差不多道理。
心理作用而已
有人觉得遇见蛇会倒霉,多半是自己吓自己。邻居张阿姨有次晨练碰见蛇,整天疑神疑鬼,结果下午真摔了跤——其实是她一直低头看地面才绊倒。动物行为学家说过,人类对蛇的恐惧刻在基因里,但现代社会中,这种警惕性早就过剩了。
说到底,蛇过马路就像麻雀跳上窗台一样平常。下次遇见,不妨静静欣赏它波浪形的行进轨迹,那流畅的"S"形曲线,可是大自然打磨了几百万年的完美设计。记得小时候爷爷说过:"蛇是土地公的腰带,活着的路标",现在才懂,这是在教我们学会与万物共享这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