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经常去父亲的坟上看

小编

父亲去世后,我总会在周末带着鲜花去看他。直到某个雨天,我在泥泞的山路上摔了一跤,沾满泥水的裤腿让我突然想起——父亲生前最见不得我狼狈的模样。

思念不必仪式化

坟前摆满的鲜花会枯萎,精心擦拭的墓碑会落灰,但父亲教我系鞋带时哼的歌谣,至今还在耳边响着。邻居张叔每天清晨去老伴坟前唠嗑,有次我听见他说:"今天不来了,得陪孙子去医院。"那一刻突然明白,活着的人把日子过好,才是最好的祭奠。

悲伤需要透气

同事小王在母亲去世后,坚持每周三次扫墓。有次加班到深夜,他红着眼睛说:"今天没去成,我妈该等着急了。"我递给他热茶:"你妈妈等着的是你好好吃晚饭。"后来他把扫墓改成每月一次,反而能笑着说起母亲生前的趣事了。

记忆比石碑长久

不要经常去父亲的坟上看

老家后院的枣树是父亲亲手栽的,去年结果特别甜。我站在树下吃枣子时,分明听见他洪亮的笑声:"多摘些给邻居送去!"这种突如其来的重逢,比任何祭品都鲜活。堂姐把父亲的老怀表修好随身带着,她说滴滴答答的声音像父亲在叮嘱"走路要看车"。

生活是最好的缅怀

清明前夕遇见父亲的棋友李伯,他拍着我肩膀说:"你小子最近棋艺退步了啊,你爸当年这时候早拉着我杀三盘了。"第二天我就翻出父亲留下的棋盘,在社区活动室开了象棋角。现在每次听见棋子啪嗒声,都觉得父亲就坐在对面。

上个月梦见父亲穿着旧夹克在钓鱼,我问他需要带什么过去,他头也不回地摆手:"把你外甥的满分试卷带来就行。"醒来时晨光正好落在他常坐的藤椅上,暖洋洋的像在说:日子要朝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