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空气中飘着新酿的米酒香。村口的百年老槐树下,几个孩童正踮着脚往红绸缠绕的牌坊方向张望——今天是阿楠姐穿着嫁衣回家的日子,整个山镇都浸在喜气里,连屋檐下的辣椒串都显得格外红艳。
喜轿进村
八人抬的朱漆喜轿转过山坳时,爆竹声惊飞了竹林里的雀鸟。轿帘被风掀起一角,新娘子绣着并蒂莲的裙摆若隐若现。七十岁的陈阿婆突然抹起眼泪:"当年圣女被选去神庙时,也是这般好天气。"她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怀里褪色的红布包,里面藏着半块二十年前没送出去的喜饼。
老宅迎新
贴着双喜字的祖屋正厅里,新郎官小郑正给开裂的神龛补金漆。这个从省城来的工程师,此刻笨拙地模仿着本地习俗,连往门楣挂艾草都要请教堂父指点。西厢房突然传来姑娘们的哄笑——原来是新娘子藏在嫁妆箱底的日记被翻了出来,泛黄的纸页上写着:"十六岁上山采药遇见勘探队,那个戴眼镜的城里人分了我半壶水。"
祠堂行礼
暮色渐浓时,晒谷场上的流水席已摆开百桌。不同于寻常婚宴的是,主桌特意留了上座给圣女庙的执事婆婆。当新人捧着山泉水酿的交杯酒跪拜天地时,老婆婆将两片青檀叶放在他们交叠的手上:"叶脉朝同一个方向长,就像你俩绕过半个中国又找回彼此。"祠堂梁柱间悬着的红绸带随风轻晃,那是当年送圣女出山时系上的,如今已褪成浅粉色。
月下誓言
闹洞房的人群散去后,新郎偷偷拉着新娘来到后山崖边。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当年初遇的草药圃里,远处传来守夜人哼唱的古调。小郑从工装裤口袋掏出个铁皮盒子:"当年勘探队撤离前,我每天清晨都来这儿等。"打开盒子,里面整齐码着十二颗山核桃,每颗壳上都刻着年份。新娘子突然笑出声,从衣领里拽出根红绳,坠着的银锁片正面刻着药神像,背面却藏着小字:"愿得一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