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的纪念性公园。它不仅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起义背景
起义时间和地点:1927年12月11日,中国领导的广州起义在广州市爆发。起义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领导,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广州大部分地区,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即“广州公社”。
起义结果: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起义的三天时间里,有5700多名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建园背景
建园时间和目的:为了缅怀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954年广州市人民在当年烈士英勇就义的红花岗修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并于1957年正式开放。
陵园规模:陵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分为陵区和园区两个部分。陵区包括正门门楼、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等;园区则以休憩游览为主,具有典型的岭南特色园林景观。
广州起义纪念碑
纪念碑造型:纪念碑高45米,造型是手握枪杆冲破三座大山,象征“枪杆子里出政权”,基座四周塑有起义激战场景浮雕。
题词:正面有邓小平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
叶剑英元帅纪念碑
纪念碑造型:纪念碑用天然花岗石雕琢而成,高4.6米,上面有叶剑英同志的半身浮雕像和邓小平同志题字。
血祭轩辕亭
亭子造型:亭子位于湖心,飞阁流丹,黄琉璃瓦面、花樑、红柱,为纪念举行“刑场上的婚礼”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而建造。
题词:董必武题写“血祭轩辕”。
中苏人民血谊亭和中朝人民血谊亭
中苏人民血谊亭: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苏联战友而修建。
中朝人民血谊亭: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朝鲜战友而修建。
游览路线
常规路线:从正门进入,参观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最后在园区内漫步,感受湖光山色和四季飞花的美丽景观。
陵区路线:继续参观广州公社烈士墓、叶剑英同志纪念碑、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和“刑场上的婚礼”雕像纪念广场。
全园路线:参观血祭轩辕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和中朝人民血谊亭,感受不同的纪念意义。
注意事项
保持安静:参观过程中要保持庄重、肃穆,禁止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爱护园区内的环境和设施。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不仅是一座纪念建筑,更是一处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这座陵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开放时间为每天6:30-21:00,游客服务中心的开放时间为9:00—11:30、14:30—17:00。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是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而建的纪念性公园。以下是该陵园的主要景点和展览:
广州起义纪念碑:1958年建成,高45米,象征“枪杆子里出政权”,有邓小平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
叶剑英元帅纪念碑:1987年建成,高4.6米,上有叶剑英同志的半身浮雕像和邓小平同志题字。
“血祭轩辕”亭:1957年建成,位于湖心,为纪念周文雍、陈铁军烈士而建。
中朝人民血谊亭:1964年建成,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朝鲜烈士。
中苏人民血谊亭:1957年建成,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苏联烈士。
广州公社烈士墓:1957年建成,安葬着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
四烈士墓:1915年建成,纪念辛亥革命前后牺牲的四位烈士。
广东咨议局旧址:位于陵园内,建于1909年,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如下:
历史背景
起义事件:1927年12月11日,中国在广州发动了广州起义,由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等人领导。起义军一度占领广州,建立了广州苏维埃,即“广州公社”。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最终失败,许多革命烈士英勇牺牲。
建立陵园: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广州市人民于1954年在当年烈士英勇就义的红花岗兴建了这座大型园林式墓园。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
重要意义
纪念革命先烈:陵园内安葬着众多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是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历史教育:通过参观陵园,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感受先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精神,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红色旅游: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