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谁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小编

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流传着一句老话:"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短短八个字,藏着多少代人对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鲜活记忆。

米脂的婆姨

米脂的姑娘,就像黄土坡上倔强生长的山丹丹,看似纤细却透着股韧劲儿。她们皮肤白里透红,眼睛亮得像沟壑里的清泉,说话时尾音微微上扬,像在唱信天游。老一辈人说,这是因米脂水土养人——小米金黄,喝了延河水,姑娘们自然水灵。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谁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但米脂婆姨的美不止在皮相。她们挽起袖子能擀出薄如纸的杂面,踮起脚尖敢和汉子们对唱酸曲儿。家里来了客,灶台前一转就是八碗待客菜;遇上难事,眉头都不皱就能扛起半边天。传说貂蝉就生在米脂,或许那份聪慧果敢,早刻在了米脂女子的骨血里。

绥德的汉

绥德的男人,是黄土塬上最硬气的风景。他们肩膀宽得能扛起整座山峁,嗓门一开震得崖畔窸窣落土。石匠的手凿得出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赶牲灵的脚丈量过九曲十八弯的黄河道。

这些汉子们干起活来像头牛,可怀里却揣着细腻心思。给娃娃扎风筝能飞过三道梁,疼婆姨时会偷偷往她针线筐里塞红头绳。韩世忠的故里在绥德,那份忠勇刚烈,化作如今汉子们酒碗里的豪爽与家门口石狮子的守望。

水土养人

米脂沟壑里的软糜子,绥德山梁上的硬高粱,长出了不同的精气神。婆姨们灵巧如剪窗花的手,汉子们结实如打夯石的臂,都是黄土里长出的活法。他们一个像延河水,柔中带刚;一个像无定河,奔涌不息。

如今高速路穿山越岭,但米脂姑娘嫁人时还是要穿绣花鞋,绥德汉子盖新房依旧要垒石狮子。这方水土给的印记,早成了血脉里的歌谣,在信天游的调子里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