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要注意什么

小编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了解白露节气的特点、气候变化以及养生和饮食建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定义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它反映了自然界气温的下降和湿气的凝结,露水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的水珠。

白露节气的命名源于秋季的自然景象,露水的颜色因为阴气的加重而变得白皙。这个节气的到来不仅影响着植物的成长和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情。

日期

白露通常在每年的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开始。白露节气的具体日期每年略有不同,但通常都在9月初,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了解具体的日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安排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

昼夜温差大

白露节气后,昼夜温差逐渐拉大,白天阳光尚热,但夜晚气温会骤降,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这种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使得白露时节容易诱发感冒、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人们需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早晚时段。

干燥

白露节气是秋季气候干燥的时期,空气湿度较低,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皮肤问题。在饮食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水和润肺。

早睡早起

白露时节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养护阴气。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的阳气收敛和阴气生长,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保暖

白露节气后,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关节等容易受凉的部位。保暖可以避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群。

饮食调整

白露时节应注重养阴润燥,多吃生津养液、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杏仁、蜂蜜、银耳等。饮食调整有助于缓解秋燥,保持身体健康。适当食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药食两用之品,如麦冬、沙参、西洋参、太子参、百合、杏仁、川贝等,也有良效。

情志养生

白露时节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悲忧情绪影响肺气,可以通过秋游、登山等活动调节心情。情志养生有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收清露

白露时节有收清露的习俗,认为露水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收清露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健康的追求。

饮白露茶

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具有清热降火、提神醒脑的作用。饮白露茶是白露时节的一种养生方式,有助于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白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要注意什么

吃龙眼

福建福州等地有在白露时节吃龙眼的习俗,认为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功效。吃龙眼不仅是一种美食享受,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白露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气候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干燥明显。人们应注意保暖、调整饮食、早睡早起、情志调节等方面,以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了解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如收清露、饮白露茶、吃龙眼等,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这个美好的节气。

白露节气,作为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不仅标志着天气转凉,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白露节气中一些主要的传统习俗:

收清露

习俗介绍:在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即清晨用盘子收集草木上的露水。这一习俗源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秋露具有延年益寿、治病疗疾的功效。

现实意义:虽然现代科学对露水的功效持保留态度,但这一习俗仍然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美好愿望。

饮白露茶

习俗介绍:白露茶是指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认为此时的茶叶口感最佳。

现实意义:白露茶经过夏季的酷热,茶叶味道更加浓郁、醇厚,深受老茶客喜爱。

吃龙眼

习俗介绍: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现实意义:龙眼本身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适合秋季食用。

啜米酒

习俗介绍:湖南资兴、三都、蓼江一带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称为“白露米酒”。

现实意义:白露米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适合秋季饮用,有助于驱寒暖身。

祭禹王

习俗介绍:太湖畔的渔民在白露时节祭禹王,以祈求渔业丰收。

现实意义: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祈愿。

十样白

习俗介绍:浙江温州等地的人们在白露日采集“十样白”(如白木槿、白毛苦等草药),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

现实意义:这些草药被认为具有滋补和药用价值,有助于增强体质。

秋社

习俗介绍:秋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通常在白露、秋分前后举行,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

现实意义:秋社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吃番薯

习俗介绍: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现实意义:番薯富含营养,有助于健脾开胃,是秋季的滋补佳品。

白露时节养生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防寒保暖:白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气温较低,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要注意腰腹、足部、肩颈等关键部位的保暖。

2. 饮食调养:饮食应以健脾润燥、滋阴为主,多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梨、蜂蜜、百合、银耳等。避免过多食用油腻、生冷和辛辣的食物,以防秋燥。

3.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耗损阳气。运动时注意动静结合,促进气血流通。

4. 保持良好的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储备充足的能量。

5. 情绪调节: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悲伤,适当参加集体活动,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秋季的肃杀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