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有什么风俗?大雪节气吃什么对身体好?

小编

大雪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节气,标志着冬季进入最后一个月,气温显著下降,降雪量增多。这个节气不仅反映了气候的变化,还有丰富的风俗和饮食习惯。

腌肉

大雪节气有腌肉的习俗,特别是在南京等地,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腌制腊肉、腊肠、咸鱼等,以备过冬。腌肉不仅是为了保存食物,还象征着丰收和储备,反映了古代人们应对寒冷天气的智慧。

赏雪景

大雪时节,北方地区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则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美景。人们会到户外赏雪、堆雪人、滑冰等。赏雪景不仅是欣赏自然美景,也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人们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进补不仅能帮助身体抵抗寒冷,还能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是冬季养生的重要环节。

羊肉

羊肉性温,具有驱寒、补虚的功效,适合在寒冷的冬季食用。大雪节气时,炖羊肉汤是常见的做法,可以搭配胡萝卜、土豆等蔬菜。羊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和免疫力。

红薯粥

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能够有效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大雪时节,喝一碗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红薯粥不仅易于消化,还能暖胃,是冬季养生的理想选择。

萝卜

萝卜有“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的说法,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均衡营养,帮助消化,防止进补过度的燥热和上火。萝卜的丰富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使其成为冬季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粥品

冬季喝粥是许多家庭的习惯,粥不仅易于消化,还能暖胃。大雪节气时,可以选择一些营养丰富的食材,如小米、燕麦、红豆等,熬成粥品。粥品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提供持久的热量,帮助身体抵御寒冷。

大雪节气不仅有丰富的风俗,如腌肉、赏雪景和进补,还有适宜的饮食,如羊肉、红薯粥、萝卜和粥品,这些食物不仅能温暖身体,还能增强抵抗力,保持健康。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材,可以在寒冷的大雪节气中保持身体的温暖与健康。

大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不仅标志着冬季的深入,还伴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雪节气的民间传说:

麒麟送子

传说内容:在大雪节气这一天,天上的麒麟会下凡为人间赐福。麒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吉祥之兽,具有祥瑞、仁爱的象征意义。人们相信麒麟会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瑞雪兆丰年

传说内容:大雪节气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雪。民间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认为大雪预示着来年丰收。这是因为雪水可以滋润土地,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时雪融化后,土壤中的温度会降低,有利于杀死病虫害。

祭祀灶神

传说内容:大雪节气正值农历腊月,民间有祭祀灶神的习俗。相传,灶神是掌管人间饮食的神仙。人们会在这一天将灶台清洗干净,供奉祭品,以祈求灶神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美满。

白蛇传

传说内容:在《白蛇传》中,白娘子和小青化身为人类,其中的一幕发生在大雪节气。白娘子从雷峰塔上放风筝,她的丈夫许仙在下面追逐飞舞的风筝。这个场景象征着大雪节气中季节交替的转变和人与自然的互动。

腊八节的传说

传说内容:大雪节气也被视为腊八节的前奏。腊八节源于佛教传统,通常在大雪节气的前一周举行。人们在这一天煮腊八粥,以祭祀祖先并保佑来年的平安和丰收。

女娲补天

传说内容:相传在古代,天空曾经有一片缺口,天地间的人们因此受到寒冷和灾害的侵扰。女娲娘娘决定修补天空,她用五彩石和泥土制作了一条长长的绳子,并将其系在天空上。当女娲娘娘修好了大部分的天空后,天地间开始下起了大雪,这被称为大雪节气。

财神抓雪娃娃

传说内容:相传在大雪节气里,财神爷会派遣他的神仙下凡捕捉雪娃娃。据说这些雪娃娃由天上的仙女化成,它们会降雪给人类带来富饶和好运。当财神抓到雪娃娃后,他会将其放在人们的门前,以保佑他们的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和充满财富。

寒号鸟的故事

传说内容:寒号鸟是一种美丽的鸟儿,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喜欢到处游荡。冬天快来了,好心的鸟儿提醒它:“寒号鸟,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寒号鸟轻蔑地说:“冬天还早呢!趁着今天大好时光,快快乐乐地玩吧!明天再干活来得及。”第二天,寒号鸟又在暖洋洋的冬日下睡懒觉。就这样,日复一日,隆冬眨眼就到了。鸟儿们夜里都在自己暖和的窝里安详地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她用美丽的歌喉悔恨过去,哀叫道:“哆哆嗦,哆哆嗦,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沐浴在冬天的阳光中,寒号鸟完全忘记了昨晚上的痛苦,又快乐地歌唱起来。有好心的鸟儿劝说:“快垒窝吧!不然晚上又要冻僵了。”寒号鸟依旧推说明天再垒窝。晚上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故事。在挨冻几个晚上之后,一天夜里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今晚怎么这么安静。太阳一出来,大家寻找发现,没有做好过冬准备的寒号鸟,已经在大雪中被冻死了。

弯腰捡雪花

传说内容:在大雪节气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张大嘴的农民的故事。据说张大嘴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他总是希望别人为他做事情。一天, 在大雪节气里,他看到地上的一片雪花,他想要捡起它,但是他又懒得弯腰。于是,他对着雪花说:“雪花啊雪花,你能不能自己飞到我手里来?”结果,雪花真的飞到了他的手里。从那以后,张大嘴变得勤劳起来,他明白了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程门立雪

传说内容: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那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大雪节气时,适合家庭制作的美食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1. 冬笋炒腊肉

食材:腊肉、冬笋、蒜苗、生抽、白糖。

制作过程:

腊肉切成片焯水。

冬笋去皮切成片焯水。

蒜苗洗净切成段备用。

起油锅,依次下腊肉、冬笋、蒜苗翻炒。

加少许水,加入生抽和糖后出锅。

2. 蒸雪梨(国宴菜)

食材:雪梨、糯米、红米、绿豆、花生米、红枣、桂圆肉、蔓越莓干、山核桃仁。

大雪节气有什么风俗?大雪节气吃什么对身体好?

制作过程:

雪梨切个“帽子”下来,掏出梨核。

把八种食材放入掏空的梨中,上蒸锅蒸一个半小时即可。

3. 咸鱼蒸肉饼

食材:咸鱼、肉糜、料酒、盐、葱花。

制作过程:

咸鱼用料酒腌制半小时。

肉糜用盐、料酒、葱花搅拌均匀。

把咸鱼放入碗底,调好的肉糜放在咸鱼之上,扣在盘子里上蒸锅蒸二十五分钟即可。

4. 雪里蕻炒鸡蛋

食材:雪里蕻、鸡蛋、糖、葱花。

制作过程:

鸡蛋打散,起油锅摊鸡蛋饼,装盘备用。

油锅里葱花炸香,放入雪里蕻翻炒。

放入鸡蛋饼和雪里蕻一起翻炒,撒白糖增鲜后出锅。

5. 羊肚菌酿肉

食材:羊肚菌、肉糜、盐、料酒、葱花。

制作过程:

羊肚菌清洗干净用温水泡软。

肉糜加盐、料酒、葱花搅拌均匀备用。

把肉糜装入羊肚菌里,上蒸锅蒸熟即可。

6. 罗宋汤

食材:牛肉块、番茄、红肠、包心菜、洋葱、土豆、芹菜、胡萝卜、番茄酱。

制作过程:

包心菜下油锅炒软起锅备用。

番茄去皮切碎下油锅翻炒,加入炒过的包心菜、洋葱、土豆、芹菜、胡萝卜和番茄酱。

加水炖煮约5分钟即可。

7. 烤羊排

食材:羊排、洋葱、柠檬、黑胡椒粉、孜然粉、海盐、黄油、迷迭香、橄榄油。

制作过程:

羊排与配菜放入碟子中,均匀抹上橄榄油,撒上黑胡椒、孜然粉和盐,腌制30分钟。

烤盘垫上锡纸,铺好配菜,将羊排放在最上一层。

在羊排表面撒上迷迭香,放上小块黄油。

烤箱预热200度,放入烤箱烤40分钟,每10分钟翻一次面。

取出羊排,等待羊排收汁,摆盘食用。

8. 清炖牛腩

食材:牛腩、生姜、料酒、萝卜、葱、柱侯酱、蚝油、糖、新鲜红辣椒、老抽、红葱油、青辣椒。

制作过程:

牛腩切块,冷水下锅焯水,煮开时放入生姜、料酒,再焯5分钟捞出,用温水洗净。

萝卜去皮切块,焯水后泡入冷水。

锅烧热,下油,放入葱姜煸香,喷入料酒,炒到酒气散发掉,加入柱侯酱,放入牛腩炒香,倒入开水,加蚝油、糖,放入新鲜红辣椒。

把烧好的牛腩整锅倒入高压锅,上汽后压20分钟,夹出葱姜,再整锅倒回炒锅,放入萝卜烧15分钟,加老抽调色,收汁收到微微粘稠。

砂锅烧热,放点红葱油,倒入烧好的萝卜牛腩,淋上红葱油,撒上青辣椒圈,即可。

大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天气寒冷,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以下是大雪节气养生的要点:

起居养生

1. 早睡晚起:早睡可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能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

2. 保暖防寒:头部、颈部、脚部等部位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也是最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外出时应佩戴帽子、围巾,穿上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引发感冒、咳嗽等疾病。

3. 室内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饮食养生

1. 温补助阳:大雪节气是进补的好时机,可适当多吃一些温补助阳、补肾壮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桂圆、红枣、核桃、黑芝麻等。

2. 均衡饮食:冬季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强,可适当增加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但也要注意均衡饮食,搭配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3. 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苣等,以降火清热,平衡体内阴阳。

情志养生

1. 调畅情志:冬季万物凋零,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大雪节气要注重情志养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 适当社交: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1. 适当运动:可选择室内运动,如太极、瑜伽等,增强体质。运动养生应动静结合,不可做激烈、大汗淋漓运动,强度适中、微微出汗为佳。

2. 泡脚:每天用热水泡脚,有助于驱寒和促进血液循环。

其他养生方法

1. 艾灸:适当地进行艾灸,有助于温经散寒。

2. 按摩穴位:如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可以帮助人体疏通经络,协调阴阳平衡,提前预防,抵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