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贵州有什么民俗禁忌

小编

贵州的重阳节有着独特的风俗传统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民俗禁忌。以下将详细介绍贵州重阳节的风俗和禁忌。

登高望远

重阳节期间,贵州人会前往高山登高赏景,这不仅是为了欣赏秋天的美景,也是为了表达对高龄长者的敬意和祈福。登高望远不仅是锻炼身体、亲近自然的好方式,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期盼。贵州的多山地形也为这一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喝菊花酒

重阳节也被称为“菊花节”,贵州人会采摘菊花并制作菊花酒,认为这种草药饮品能够消除寒气,保护身体。菊花酒在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节日庆祝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打糯米粑粑

黔东北的土家族在重阳节时会打糯米粑粑和磨豆腐,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寓意着家庭和睦和丰收。打糯米粑粑和磨豆腐不仅是节日习俗,也是家庭团聚和丰收庆祝的重要活动,体现了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祭水

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重阳节有祭水的习俗,人们会聚集在赤水河畔,以鲜花雅乐之仪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感恩。祭水仪式不仅是对自然的敬仰,也是对酿酒文化的传承,展示了茅台镇独特的风土人情。

说媒提亲

在贵州黎平县水口镇茨洞村,重阳节是集中说媒提亲的日子,有成年女孩的人家会杀鸡宰鸭款待提亲的媒人。这一习俗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当地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的婚姻观念。

避免提及“死”字

在贵州,人们认为“死”字是不祥的字眼,特别是在节日或庆典时,避免提及以免引起厄运。这种禁忌反映了贵州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吉祥的追求,体现了当地文化中对死亡的忌讳和避讳。

体罚孩子

贵州人普遍认为体罚孩子是不好的,更支持用语言和情感来教育孩子。这一观念体现了贵州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权的尊重,反映了当地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教育理念。

尊重少数民族习俗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游客应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尊重少数民族习俗不仅是旅游礼仪的一部分,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贵州的重阳节有着丰富的风俗传统,包括登高望远、喝菊花酒、打糯米粑粑、祭水和说媒提亲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期盼。贵州的民俗禁忌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如避免提及“死”字、体罚孩子和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等。了解这些风俗和禁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贵州的多元文化。

在贵州,重阳节是一个充满传统与民族特色的节日,除了全国普遍流行的菊花酒、重阳糕和羊肉面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美食和习俗。以下是一些贵州重阳节独特的美食:

1. 糍粑

制作方式:用蒸熟的糯米经过捶打制成,味道可口,香气浓重。

寓意:圆形的糍粑象征着团圆和圆满。

2. 酸汤鱼

特色:酸汤鱼是黔东南地区苗族的特色美食,酸汤的制作工艺独特,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寓意:酸汤鱼不仅是美味佳肴,还在节庆中承载着祭祀和祈福的意义。

3. 花糕(重阳糕)

别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寓意:吃糕意味着登“高”,象征百事俱高。

4. 羊肉面

特色:羊肉与“阳”谐音,秋天是羊肉最肥美的季节,羊肉性温热,可以滋阴补气。

寓意:吃羊肉面有助于御寒,符合秋季养生的理念。

5. 重阳桂花酒

特色:用桂花酿制的酒,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寓意:重阳桂花酒象征着长寿和健康。

6. 豆腐

制作方式:磨豆腐并在重阳节当天食用。

寓意:在一些地方,磨豆腐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贵州地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中药种类丰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及其功效:

补益类中药

1. 黄芪:

功效:补气固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适用人群: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2. 党参:

功效:补气养血,增强体力。

适用人群:气血不足的中老年人。

3. 当归: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适用人群:血虚体弱的老年人。

4. 枸杞: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养血。

适用人群:肝肾不足,视力模糊的老年人。

养心安神类中药

1. 酸枣仁:

功效:养心安神,改善睡眠。

适用人群:心悸失眠的老年人。

2. 合欢皮:

功效:解郁安神,缓解烦躁。

适用人群: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的老年人。

活血化瘀类中药

1. 丹参:

功效:活血化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适用人群: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2. 元胡: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缓解各种疼痛。

适用人群:气血瘀滞引起的疼痛的老年人。

健脾利湿类中药

1. 山药:

功效:健脾益肺,固肾止泻。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的老年人。

2. 薏米: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适用人群:湿气重,消化不良的老年人。

其他常用中药

1. 白芷: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适用人群: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牙痛的老年人。

2. 五味子:

功效:滋阴润肺,安神定志。

适用人群:失眠多梦的老年人。

贵州的重阳节拥有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不仅增添了节日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信仰和生活习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民间传说:

1. 祭水仪式的传说

传说内容: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节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水仪式。相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是取水下沙酿酒的最佳时机。这一天成了仁怀市祭水的日子。祭水仪式继承了古老的祭祀文化,数千群众聚集在赤水河畔,以鲜花雅乐之仪,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与敬仰。

2. 打糯米粑粑的传说

传说内容:黔东北的土家族较为重视重阳节,重阳节时要打糯米粑粑,磨豆腐,祭“家虎”。不少地方还流传着“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的民谚。这些习俗和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丰收和家庭安全的祈愿。

贵州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贵州有什么民俗禁忌

3. 说媒提亲的传说

传说内容:在黎平县水口镇茨洞村侗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集中说媒提亲的日子。这一天,四方才子佳人都会委托媒人到茨洞侗寨提亲,有成年女孩的人家会杀鸡宰鸭款待这些说媒提亲者。这一习俗在当地已延续了700多年,反映了当地独特的婚恋文化。

4. 重阳登高的传说

传说内容: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传说古代人们在重阳节登高是为了避邪和祈福。有一种说法是,登高可以避开“寒气”和“恶运”,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吉祥和好运。登高还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景,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5. 踩秋的传说

传说内容:在贵州的一些偏远地区,重阳节还有“踩秋”的习俗。踩秋,顾名思义,就是在重阳节时将秋收的庄稼踩坏,据传这样可以祈求丰收和好运。虽然这种民俗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失,但依然在一些地方得到了保留和传承。